新能源產業

新能源產業

新能源產業,主要是源於新能源的發現和套用。如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等。新能源產業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高新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依據,也是新一輪國際競爭的戰略制高點,世界已開發國家和地區都把發展新能源作為順應科技潮流、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

發展態勢

太陽能太陽能

新能源產業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高新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依據,也是新一輪國際競爭的戰略制高點,世界已開發國家和地區都把發展新能源作為順應科技潮流、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加之,我國提出區域專業化、產業集聚化的方針,並大力規劃、發展新能源產業,相繼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使得新能源產業園區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新能源產業園區快速發展的同時,一些問題也隨之顯現出來。如新能源產業園區地區間分布不均衡;產業發展門類齊全、產業規模參差不齊;專門的新能源產業園區不足,綜合性的國家級或省級園區占主導;圍繞新能源產業研發、製造及新型材料的發展相對成熟,新能源產業的套用相對較弱等。

新能源產業在我國的發展十分迅速。據調查,“十一五”期間,我國新能源呈跳躍式發展, 我國新能源年利用量總計3億噸標準煤,占當年能源消費總量的9.6%。各種可再生資源開發利用規模明顯增長,體現了我國新能源加速發展的趨勢。

“十二五”時期,我國新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還將顯著上升,新能源將發揮調整能源結構、減排溫室氣體、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將在做好生態保護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積極發展水電,充分發揮水電在增加非化石能源供應的作用,按照集中與分散並重的原則,高度重視電網接入和電力市場消納,繼續推進網電規模化發展,提高網電在能源供應中的比重。按照集中開發與分散式利用相結合的原則,積極推動太陽能的多元化利用,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大型光伏電站, 重點支持與推廣與建築結合的分散式併網光伏發電系統的套用。提高太陽能發電的經濟性和統籌各類生物能資源,合理選擇利用方式,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源。

按照2015年非化石能源達到能源消費11.4%的目標以及培育和發展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部署, 我國在“十二五”期間將加快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可再生能源產業。

《上海市戰略性新型產業“十二五”規劃》指出,目標到2015年,上海要成為我國新能源技術領先、套用率先、產業高端的主要基地,產值達到1200億元。

如果說“十一五”是新能源發展的起步階段, 那么,新能源將在“十二五”走向大規模套用,並將更加重視分散式能源的發展。

成思危院士在會上以”新能源與綠色經濟“為題做主旨報告,他在報告中透露,目前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投資或將達5萬億人民幣。

2014年年報披露進入掃尾,119家新能源上市公司中已經有117家公布2014年年報,雖然相差兩家,但是2014年新能源行業中上市公司的淨利潤水平,明顯好於2013年。2014年117家公司共實現465.3億元淨利潤,而2013年,這117家公司共實現淨利潤293.18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58.71%。

分類

1、新能源按其形成和來源分類:

(1)、來自太陽輻射的能量,如:太陽能、水能、風能、生物能等。

(2)、來自地球內部的能量,如:核能、地熱能。

(3)、天體引力能,如:潮汐能。

2、新能源按開發利用狀況分類:

(1)、常規能源,如:水能、核能。

(2)、新能源,如:生物能、地熱、海洋能、太陽能、風能。

3、新能源按屬性分類:

(1)、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地熱、水能、風能、生物能、海洋能。

(2)、非可再生能源,如:核能。

4、新能源按轉換傳遞過程分類:

(1)、一次能源,直接來自自然界的能源。如:水能、風能、核能、海洋能、生物能。

(2)、二次能源,如:沼氣、蒸汽、火電、水電、核電、太陽能發電、潮汐發電、波浪發電等。

來源

太陽能

太陽能有廣義狹義之分:狹義太陽能是指現代能用現代技術直接利用轉化的太陽輻射;廣義的太陽能除包括狹義太陽能還包括間接獲得到太陽能量,如由於太陽輻射引起的大氣流動——風能、遠古植物形成煤等。

風能

風能(wind energy)地球表面大量空氣流動所產生的動能。由於地面各處受太陽輻照後氣溫變化不同和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不同,因而引起各地氣壓的差異,在水平方向高壓空氣向低壓地區流動,即形成風。

水能

廣義的水能資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資源;

狹義的水能資源指河流的水能資源。是常規能源一次能源。

生物質能

生物質能(biomass energy )就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貯存在生物質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質為載體的能量。將適合於能源利用的生物質分為林業資源、農業資源、生活污水和工業有機廢水、城市固體廢物和畜禽糞便等五大類。

核能

核能(或稱原子能)是通過轉化其質量從原子核釋放的能量。

地熱能

地熱能〔Geothermal Energy〕是由地殼抽取的天然熱能這種能量來自地球內部的熔岩,並以熱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發及地震的能量。

套用

太陽能

太陽能熱發電:主要是把太陽的能量聚集在一起加熱來驅動汽輪機發電。

太陽能光伏發電:將太陽能電池組合在一起,大小規模隨意。可獨立發電,也可併網發電。

太陽能水泵:正在取代太陽能熱動力水泵,九十年代我國研製的2.5kW光伏水泵在新疆運用。

太陽熱水器:我國自從1958年研製出第一台熱水器後,經過四十多年的努力,我國太陽熱水器產、銷量均占世界首位。

太陽能建築:太陽能建築有三種形式,即被動式:結構簡單,造價低,以自然熱交換方式來獲得能量;主動式:結構較複雜,造價較高,需要電做輔助能源;“零能建築”:結構複雜,造價高,全部建築所需要的能量都由“太陽屋頂”來提供。

太陽能幹燥:上世紀70年代後,太陽能幹燥器迅速發展,尤其在農村,對許多農副產品做了太陽能幹燥的試驗。

太陽灶:太陽灶可分為熱箱式和聚光式兩類,我國是世界上推廣套用太陽灶最多的國家。

太陽能製冷與空調:是節能型的綠色空調,無噪聲,無污染,可很快地投入商業化生產。

太陽能其他用途:可淡化海水,利用太陽光催化治理環境,培養能源植物,在通訊、運輸、農業、防災、陰極保護、消費、電子產品等諸多方面,都有廣泛的套用。

風能

風能作為一種無污染和可再生的新能源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特別是對沿海島嶼,交通不便的邊遠山區,地廣人稀的草原牧場,以及遠離電網和近期內電網還難以達到的農村、邊疆,作為解決生產和生活能源的一種可靠途徑,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即使在已開發國家,風能作為一種高效清潔的新能源也日益受到重視,比如:美國能源部就曾經調查過,單是德克薩斯州和南達科他州兩州的風能密度就足以供應全美國的用電量。

生物質能

目前人類對生物質能的利用包括直接用作燃料的有農作物的秸稈、薪柴等;間接作為燃料的有農林廢棄物、動物糞便、垃圾及藻類等,它們通過微生物作用生成沼氣,或採用熱解法製造液體和氣體燃料,也可製造生物炭。生物質能是世界上最為廣泛的可再生能源。

核能

核能現今主要用於發電,核能→水和水蒸氣的內能→發電機轉子的機械能→電能。

地熱能

地熱發電實際上就是把地下的熱能轉變為機械能然後再將機械能轉變為電能的能量轉變過程或稱為地熱發電。目前開發的地熱資源主要是蒸汽型和熱水型兩類。

影響

新能源產業對能源格局會有哪些影響呢我們認為會有下面這么幾個方面的影響,其一是促進國家的能源獨立,其二是使未來能量來源多樣化,其三是使能源利用更方便,這幾個方面的影響相互聯繫但又各自有著自己的重點,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這些影響。

第一個談到的影響是促進我們共和國的能源獨立。關於能源獨立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我們認為再一次強調也不為過,當前我國社會還處在高速發展之中,對能源的需求很大,要怎么樣才能做到獨立自主、自給自足,這個問題一直都在困擾著所有的領導,現在新能源的出現或許會是一個機會。舊的能源格局是以化石能源為基礎,但是我國的儲備卻滿足不了社會的需求,因此不得不向外尋求能源合作,而如果新能源產業能有所突破的話,我們可以減小對外國的依賴,大大促進能源獨立,保證國家安全。

第二個談到的影響是使未來能量來源多樣化。在生物界十分強調生態多樣化,因為只有那樣才能保證整個環境的活力,類似於此,能源利用方面也需要多樣化,如果單純地依靠一兩種能源,那么不久以後這些能源就會枯竭,就像單一的生物無法存活一樣,新能源的出現讓人們可以利用自種不同的能量資源,這樣能量來源多樣化就得到了加強,我們就再也不用害怕能源的“生物大滅絕”了。

第三個談到的影響是使用能源利用更方便。事實上我們的身邊有許多可利用的能量來源,只要有合適的方法與設備我們就能利用它們,從身邊獲取能量這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會帶來多大的便利性啊,新能源產業所要研究的不單單是某幾種能源,還要研究怎么獲取能源,怎么更方便更快速地轉化能源,它的發展一定會讓我們的能源利用的便利性大增加。

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一定會在無形之中改變當前的能源格局,讓國家能源更獨立,讓能量利用範圍更廣泛,讓能量提取更方便,我們期待著它的不斷發展壯大。

市場分析

《目錄》的調整

調整之一,與新能源產業有關的調整。

體溫偏高的新能源產業再遇製冷劑,部分風能和光伏發電行業原材料及技術進口不再“受寵”。

2009年《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下稱《目錄》),其中,“2兆瓦以上風力發電設備設計製造技術”已經從《目錄》中刪除;而作為太陽能光伏發電組件最重要原料的多晶矽,也被從《目錄》中刪除。這樣對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複建設,要重點加強包括風電設備及多晶矽等行業的發展指導起一定的作用。

市場人士分析,控制部分過熱新能源的產能、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或許是政府更新該《目錄》的用意所在。

據悉,新《目錄》自三部門發文之日(2009年7月22日)起實施。被列入《目錄》的技術、裝備和行業,政府都將給予進口貼息等優惠政策。

不再鼓勵2兆瓦風機

在這份新《目錄》中,CBN記者看到,政府已將“2兆瓦以上風電設備製造”從“鼓勵發展的重點行業”中刪除。作為連鎖反應,“2兆瓦以上風力發電設備設計製造技術”(下稱“2兆瓦風電技術”)也從“鼓勵引進的先進技術”中被劃掉。

這意味著2兆瓦以上大型風機行業已經被排除在政府鼓勵發展的重點行業之外。

對此,中國風能協會副會長施鵬飛並不意外。

“目前國內主要廠家已經具備生產2兆瓦乃至更高的風電機組的能力,”施鵬飛說,“2007年的《目錄》是在2006年的基礎上制定的,當時國內的風機製造商最高只能製造1.5兆瓦的機組,但這兩年風電發展速度非常快,甚至目前已經出現產能過剩的局面,國家如果依然鼓勵進口就顯得不合時宜了。”

對於該生產技術從《目錄》中刪去是否會影響外資企業在華的銷售,施鵬飛認為,目前國內的風機廠家已大體具備大型風機製造能力,影響不會很大,而在風機銷售層面,只要外資企業的市場決策恰當,也不會對他們造成大的影響。

浙江華儀風能開發有限公司(下稱“華儀風能”)一位高層表示,該公司現在主要和外方合作開發2.5到3兆瓦的技術。“從發展方向來說,國家會鼓勵裝機容量2.5兆瓦及以上的風機技術。大的風機與小風機占地面積是一樣的,但大風機的效率更高。”

多晶矽產能過剩

就“多晶矽”從鼓勵進口的“資源性產品、原材料”目錄中被刪除這一做法,據製造多晶矽設備的森松集團(中國)董事總經理薛絳穎分析,一方面我國多晶矽下游的電池、電池組件製造能力已過剩,不需要那么多的海外多晶矽原料;另外國內也基本掌握了多晶矽的製造技術,“既然有能力自己製造,就要進一步加強自主研發。”

但薛絳穎也表示,一些多晶矽的技術如氫化、還原技術等仍然與國外有一定差距。

但是,多晶矽行業高燒不退,顯然也是此次《目錄》調整中不再鼓勵多晶矽進口的重要原因。

中投證券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09年上半年,四川、河南、江蘇、雲南等20多個省有近50家公司正建設、擴建和籌建多晶矽生產線,總建設規模逾17萬噸,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倘若這些產能全部實現,相當於全球多晶矽年需求量的兩倍以上。

不過,記者也注意到,在“鼓勵發展的重點行業”子目錄中,也並非完全刪除多晶矽製造行業,而是從鼓勵“6英寸及以上單晶矽、多晶矽及矽片製造”,變成鼓勵“8英寸及以上單晶矽、多晶矽及矽片製造”。

薛絳穎認為,由於太陽能用多晶矽不存在“6英寸、8英寸”的叫法,所以這一改動估計是針對半導體產品的,“相比6英寸,8英寸的矽能切出更多的矽片,有利於提高矽的利用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