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老照片的背後

新聞老照片的背後

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朝鮮停戰談判簽字、毛澤東暢遊長江、周恩來的萬隆歷險、鄧小平亮相聯合國特別會議、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華國鋒平實而又傳奇的佳話……一個個經典的瞬間,一段段珍貴回憶。在這一張張照片後面,連著同一個名字——著名新聞攝影家錢嗣傑。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系中國作協重點扶持作品,由紅色紀實作家余瑋傾情采寫,新華社高級記者、毛澤東和華國鋒專職攝影師錢嗣傑提供珍貴的一手新聞老照片而推出的力作,解密歷史教科書和黨史文獻之外的另一段真實的歷史細節,首次公開一批彌足珍貴的新聞老照片,披露部分共和國重大事件的細枝末節,彌補早期黨史文獻的一些缺失或遺漏之憾。

作者簡介

錢嗣傑,著名新間攝影家,1928年1月出生於黑龍江省黑河市。歷任東北民主聯軍第六縱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四十軍軍事攝影記者,中國人民志願軍停戰談判代表圈新聞處攝影組組長,新華社新聞攝影部中央記者組記者,新華社駐開羅、阿爾及利亞、剛果分社攝影記者,毛澤東主席專職攝影師,新華社駐聯合國攝影記者,新華社新聞攝影部中央新聞組組長兼中央外事攝影協作小組副組長,新華社駐東京分社攝影記者,新華社攝影部中央新聞記者室高級記者,華國鋒專職攝影師,新華社離退休幹部工作局黨委副書記等職。系中國老攝影家協會理事、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榮譽顧問、中國攝影家協會有突出貢獻攝影家、全國毛澤東紀念館聯誼會顧問。

圖書目錄

回歸歷史現場(前贅)

一、東北搖籃

(一)紅色新聞攝影家的灰色歲月

◎面對日本鬼子的“三光”政策,錢嗣傑心底里一種信念油然而生:長大後,我要上戰場打敵人。1946年6月,部隊開拔的那一天,鑼鼓喧天,披戴大紅花的錢嗣傑頻頻向父親和繼母揮別。他沒有想到,在10年之後才得以與父親重聚。

(二)陰差陽錯撞入“紅鏡頭”

◎曾想在藍天白雲中穿行、做一名空軍飛行員的錢嗣傑陰差陽錯與攝影結下不解之緣。攝影專家在台上繪聲繪色地講述,他聽著聽著,淚水情不自禁奪眶而出,同時為自己即將從事軍事新聞攝影而自豪。戰士們說,錢嗣傑一來,就要打大仗。

二、新聞戰士

(三)穿梭在槍林彈雨中

◎為選擇拍攝角度,錢嗣傑到前沿陣地觀察地形。不料,敵人臨時增援3個師,面臨身陷敵人包圍圈的危險,錢嗣傑火速撤離,天黑後才脫離險區。他一次次透過鏡頭見證戰爭的慘烈,戰場上的屍體就像“秋天的稻穀捆”一樣。

(四)新聞戰士聚焦“圍困長春”

◎一方面要拍照,一方面也要參與戰鬥。錢嗣傑隨部隊行軍多是小跑,一天90至100里路地跑。打勝仗,他很高興,能在戰鬥中拍到好照片更是高興。每次戰鬥後都舉行2寸小照片展覽,戰士們看到自己在戰鬥中的情景上了展覽十分興奮。

(五)親歷平津戰役的烽火

◎韓先楚、羅舜初率領四十軍從錦州出發,錢嗣傑帶著攝影器材踏上了平津戰役的征程。敵軍像輸紅了眼的賭徒,不惜血本,仗著大炮、坦克的火力優勢,連續組織反撲,妄圖奪回南苑機場,但被擊退,只得在城內修建簡易機場。

三、開國煙雲

(六)沸騰的北平入城式

◎他不停地拍照,想為北平的輝煌歷史記錄難得的瞬間。“錢嗣傑!錢嗣傑!”突然,錢嗣傑聽到似乎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於是,他放下相機,四處張望,循著聲音望去是否真的有人喊自己。靜心一聽,還真是有人在呼喊自己的姓名。

(七)莊嚴舉起了右拳

◎這時,一個身著樸素的女子聞聲過來,儘管面容顯得有些滄桑,但是走路非常輕快。錢嗣傑一看就知道,這就是失散了十一二年的姐姐錢麟瑞。兩人抱頭痛哭起來。不久,齊觀山交給錢嗣傑一本油印的《共產黨宣言》。

(八)身背相機走進石碑胡同

◎一個簡單的儀式在石碑胡同甲22號舉行。這一天,新聞總署新聞攝影局正式掛牌成立。錢嗣傑正式成為新中國第一個肩負對內對外發稿的新聞攝影機構的一員。北京的妓院全部被查封,錢嗣傑在採訪中感受到民眾拍手稱快,反響強烈。

(九)在西南之旅品味中華兒女情

◎白天他一方面要跟隨大家拍照,一方面要負責大家的安全工作,晚上還要在駐地制高點布置警力。看到老百姓熱烈歡迎和歡送的場面,錢嗣傑的眼睛一次次濕潤了,熱淚有時沾滿鏡頭,感受到濃濃的中華兒女情。

四、開城歲月

(十)職業與域外的戰火結緣

◎清早,錢嗣傑被人從睡夢中叫醒,被告知組織決定派他去朝鮮。曾多次出生入死穿行在戰火硝煙中的他,對當時的防空警報並沒有感到太多的緊張。但是見炮彈在路邊響起,子彈從身邊飛過,才感受到戰爭對生命的威脅,既興奮又驚險。

(十一)談判桌外的“明爭暗鬥”

◎談判桌上唇槍舌劍,談判桌外,雙方記者也在“明爭暗鬥”。“競爭”最激烈的要數攝影記者了,或立或臥或弓著腰或踩在凳子上咔咔地拍個不停。戰地記者出身的錢嗣傑“毫不客氣”地搶鏡頭,用“萊卡”135拍下了不少貴珍鏡頭。

(十二)“衝鋒”在有硝煙與無硝煙的兩個戰場

◎英勇的志願軍戰士以排山倒海之勢,鋪天蓋地向敵人猛攻,錢嗣傑被眼前的戰爭場面所震撼,跟著衝鋒,拍攝了令人熱血沸騰的壯觀場面。談判可以休會,但是新聞宣傳不能休戰,他和同事緊密配合,打響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

(十三)迪安“死而復生”的背後

◎五角大樓內,迪安“陣亡”的追悼儀式隆重舉行,並被授予國會榮譽勳章。不久,美國《星條報》等刊登了錢嗣傑所拍攝的《迪安生活在戰俘營》組照。杜魯門十分尷尬,只得發表“尚需調查箇中原委”的聲明。

(十四)10分鐘的簽字和575次大小會議

◎大廳頓時一片安靜。錢嗣傑感覺到連針掉到地上都能聽見。簽字的全過程僅有10分鐘。此刻,他屏住氣息,用“祿萊”120從不同角度拍攝了許多珍貴照片,定格歷史的瞬間。南日與哈里遜沒有寒暄,沒有握手,簽完字後離座而去。

五、萬隆傳奇

(十五)新婚不久接到新任務

◎結婚的新房是單位的集體宿舍,兩張公家發的單人床並在一起就是婚床。就在新婚不久,錢嗣傑接到新任務:赴印度尼西亞的萬隆,採訪亞非會議。試穿起“紅都服裝店”訂製的外形美觀大方的中山裝,他愛不釋“身”。

……

六、絕境飛行

七、不辱使命

八、主攝紅牆

九、握手世界

十、國事風雲

十一、鏡頭情懷

瞬間的永恆(代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