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新聞媒介的融合與管理:一種業界視角》的“媒介融合”和“媒介整合”是不同的,最主要的差別是推動力的不同,融合的推動力來自內部,整合的推動力來自外部等。
作者簡介
馬勝榮,1946年11月生,浙江建德人,1969年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後曾在北京外國語學院學習。1975-1977年在英國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留學,專修東南亞事務。在新華通訊社工作的30多年中,一直從事國際新聞的采編和管理工作,先後擔任過國際部副主任、新華社副總編輯。2000-2007年任新華社副社長兼常務副總編輯。2008年3月起為全國政協委員、外事委員會委員。現兼任中國記協第七屆理事會特約理事、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理事、中國國際公關協會副會長、重慶大學文學與新聞傳媒學院院長、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
已出版過遊記、小說、傳記和新聞作品集,包括《泰國漫憶》《曼谷之夜》《旅泰通訊評述選》《難忘西雅圖》《描述世界》(合著)等,合作的譯著有《相逢在黑夜》,主編了《科索沃:點燃的火藥桶》、《跨世紀的戰略抉擇一一90年代中俄關係實錄》等。曾獲全國新聞編輯最高獎“韜奮新聞獎”。享受國務院專家特殊津貼。
唐潤華,1982年畢業於廣西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1986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法學碩士。1992年在英國牛津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作高級訪問學者。現為新華社新聞研究所研究員、高級編輯,任中外媒體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外國新聞研究室主任。主要從事外國傳媒、媒體戰略和新媒體研究,發表過大量研究文章,曾獲我國新聞界最高榮譽中國新聞獎的學術論文獎。參與編撰《新聞學大詞典》《中國新聞學實用大辭典》,與人合著有《台灣新聞界概觀》《大眾傳播與國際關係》等,主編《傲視財富——世界頂尖財經媒體透視》《解密國際傳媒集團》。
目錄
第一章 關於媒介的概念
第一節 媒介(Media)
第二節 新聞傳播媒介(NewsMedia)
第三節 大眾傳播媒介(MassMedia)
第四節 大眾傳播過程的變化
第二章 新聞媒介的主要類型
第一節 報紙
第二節 雜誌
第三節 通訊社
第四節 廣播
第五節 電視
第六節 新聞攝影
第七節 新聞紀錄電影
第八節 網際網路
第九節 圖書
第十節 廣告
第三章 傳播媒介發展的基本軌跡
第一節 傳統傳播媒介的發展
第二節 電碼傳播媒介的發展
第三節 通訊社在媒介中的作用
第四節 傳播媒介的新發展
第四章 網路——新聞媒介融合的“粘合劑”
第一節 網路技術的里程碑意義
第二節 媒體對於網路技術的認識
第三節 媒體運轉模式的變化
第四節 網路技術是推動力
第五節 關於職業化
第六節 網路運用的多樣性
第七節 網路=“粘合劑”?
第五章 關於新媒體
第一節 新媒體的基本含義
第二節 新媒體的特徵
第三節 新媒體的形態
第四節 關於“Twitter”(微部落格)
第五節 新媒體的迅速發展
第六節 新媒體的技術
第六章 新聞媒介融合的一些形態
第一節 報網合一
第二節 台網互動
第三節 移動網際網路
第四節 多媒體
第五節 關於流媒體
第六節 中國新聞媒介融合的現狀——以中國的新華社為例
第七章 新聞媒介的管理
第一節 新聞媒介管理的特點
第二節 團隊管理的重要性
第三節 管理的關鍵環節
第四節 新聞媒介的融合與技術管理
第五節 新聞媒介融合過程中管理的難度
第八章 傳播媒介機構的管理模式
第一節 家族制傳媒機構的管理模式
第二節 股份制傳媒機構的管理模式
第三節 聯營制傳媒機構的管理模式
第四節 公營制傳媒機構的管理模式
第五節 國營制傳媒機構的管理模式
第九章 新聞媒介的新聞業務管理
第一節 新聞業務的含義及目標
第二節 新聞業務的運行機制管理
第三節 新聞業務的工作流程管理
第十章 新聞媒介的經營管理
第一節 新聞媒體經營的主要內容
第二節 媒體經營管理的主要任務
第十一章 新聞媒介的人力資源管理
第一節 確立用人標準引進適用人才
第二節 加強人才培訓
第三節 完善管理機制激發人才活力
第十二章 傳播媒介的集團化
第一節 傳媒集團的演變及發展
第二節 傳媒集團化的路徑
第三節 傳媒集團化的利弊
第十三章 新聞媒介的資本運營
第一節 傳媒資本運營的概念及意義
第二節 傳媒融資的主要渠道
第三節 傳媒投資的主要方式
第四節 新聞媒介資本運營的風險管理
第十四章 新媒體對媒介管理的影響
第一節 新媒體的運作模式
第二節 新媒體對媒介管理的影響
第十五章 創新新聞媒介的功能與服務
第一節 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媒介功能的拓展
第二節 新媒體時代媒體服務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