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工程力學學習指導書:創新思維和創新方法的指導

套用實例 套用實例 套用實例

基本信息

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第1版 (2002年2月1日)
平裝: 36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111099613
條形碼: 9787111099611
產品尺寸及重量: 23.4 x 16.6 x 1.6 cm ; 422 g
品牌: 機械工業
ASIN: B00114CRIW

內容簡介

《新編工程力學學習指導書:創新思維和創新方法的指導》是學習工程力學的教學用書,內容框架基本上和范欽珊教授主編的面向ZI世紀課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國家級重點教材《程力學教程(I)》相適應,該書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新編工程力學學習指導書:創新思維和創新方法的指導》對傳統的工程力學習題解答與指導體系作了重大的改進,另闢新徑,指導學生用創新思維和創新方法學習工程力學基本理論、基本內容和基本概念。編制大腦思維圖,建立思考框架,用創造性發散思維指導學生分析題型,以達到融創新教育於工程力學教學實踐的目的。全書分為十三個知識單元,收集了118個例題,組編了包括訓練思維敏捷性、概念清晰性在內的231道習題,列舉了工程力學教師為創新環境的營造所取得的部分成果。《新編工程力學學習指導書:創新思維和創新方法的指導》採用了國家標準GB3100~3102-93《單位》中規定的有關符號。《新編工程力學學習指導書:創新思維和創新方法的指導》適用高等工業學校本科生及電視大學、函授大學、夜大學、職工大學和自學考試的學生,也可以供其他工程技術人員使用。

作者簡介

謝芝馨,女,1944年生,福建省甌市人,1967年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訪問學者。現任福州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副教授,華東基礎力學與工程套用協會理事,全國新型建築材料專業情報信息網理事。曾任福州大學教材建設委員會委員、土建學院工程力學教研室主任。2000年獲中國力學學會優秀力學教師稱號,兩次榮獲福州大學教學優秀一等獎。曾在《力學與實踐》、《機械與電子》、《河海大學學報社科版》、《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福州大學學報》、《工程力學》、《結構工程師》、《第二屆國際工程力學在工程師培養中的作用研討會》、《東歐地區第十屆國際機器人研討會》等處發表科研和教學科研論文20餘篇。先後主持過校、省科委科研項目,主持的工程力學系列課程建設1999年獲福建省省優課稱號。

目錄

前言
第1知識單元 創新素質 創新思維 創新能力 創新方法
1.1 創新教育和傳統教育的區別
1.2 創新人才的基本智慧型結構
1.3 創新素質 創新思維 創新能力 創新方法
1.4 工程力學學習中培養創新思維
第2知識單元 剛體靜力學及材料知識結構基本概念 基本研究方法
2.1 用系統論創新法構建剛體靜力學知識結構圖、材料力學知識結構圖
2.2 用創造性想像那些立剛體力學的力學模型、材料力學的力學模型
2.3 剛仃靜力學、材料學的基本概念
2.4 基本研究方法
第3知識單元 力系的簡化
3.1 力系簡化中創新的激勵
3.2 離散創新在力系簡化中的套用
3.3 一般力系簡化問題
3.4 套用實例
習題
第4知識單元 力系的平衡
4.1 知識結構
4.2 受力圖
4.3 套用
第5章 桿件的內力分析
5.1 從剛體靜力學到彈性體靜力學的創造成性聯想
5.2 內力的方法
5.3 關係
5.4 套用
習題
第6章 桿件上正應力的分析
6.1 建立創新思維實驗
6.2 模擬純彎曲正式應力數學
6.3 表達式
6.4 一般表達式
6.5 套用
6.6 中性軸方程
6.7 知識結構圖
6.8 分析實例
習題
第7章 桿件橫截面上切應力的分析
7.1 分析
7.2 聯想創新法在橫力彎曲時切應力數學模型中的套用
7.3 創新活動
7.4 知識結構圖
7.5 計算實例
第8章 變形和位移分析
8.1 變形和位移
8.2 套用
8.3 離散創新法的套用
8.4 套用
8.5 套用
8.6 實例
習題
第9章 應有力狀態分析
9.1 單元體
9.2 套用
9.3 應力圓
9.4 套用
9.5 套用實例
第10章 壓桿穩定性
10.1 用創造性想像建立桿力學模型
10.2 套用
10.3 討論
10.4 計算實例
習題
第11章 分析與準則
11.1 創新思維的作用
11.2 特徵性能
11.3 準則
11.4 準則
11.5 準則
11.6 套用實例
習題
第12章 桿件的四種靜力學設計
12.1 廣義設計概念
12.2 四種靜力學設計
12.3 套用實例
習題
第13章 工程力學學習中創新環境的營造
13.1 現代教育技術的概述
13.2 成果舉例
13.3 套用實驗室
習題答案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