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大佛寺

當時該寺共有教徒80餘人,其中以女居多。 到1949年,昌吉縣城鄉飯依佛教的徒眾約有500餘人。 融濟師在寺內率領教徒開展修學,禮佛誦經。

大佛寺建於1920年(民國9年)夏,寺址位於縣城內西后街,是由原籍河南南陽、身為佛教居士的楊崇林主持負責修建的。修寺經費主要靠楊崇林等在四鄉募化,還有一部分來源於佛教徒自願布施。 大拂寺坐西向東,有長方形凹合院,東西長82米,南北寬28米,總計面積2276平方米。
院中有大雄寶殿,闊3間,是土、木、磚瓦結構建築。殿內中堂供奉釋迎教主,彌陀如來,觀音菩薩三聖畫像。左右兩側供奉韋陀,伽藍,18羅漢等菩薩畫像。大殿門外兩側,左廊下陳掛坐鐵鑄鐘1口,系民國年間造,重500公斤;右廊下陳放牛皮大鼓l面,鼓面直徑約1米。前廊下楣雕繪五彩油畫,玲戲剔透,工藝精美。殿門8扇,格子樣式;殿窗2扇,3圈套月。
佛殿內外牆壁均為石灰搪成,寺院山門皆為磚木結構。山門楣上鐫刻有筆力蒼勁的3個大字:大佛寺。院內左側有平房7間,佛殿後有蔬菜園地。寺周牆用土塊紮成,高2米。
佛殿後有藏經房5間,內藏《大藏經》共4800卷。
當時該寺共有教徒80餘人,其中以女居多。一般縣城中教徒,每日早鍾、暮鼓,禮佛誦經,做自修功課。主要誦讀經典早為金剛,晚為彌陀。鄉村教徒在自家修持。但如逢釋迎聖誕節,觀世音聖誕節,阿彌陀佛聖誕節等,教徒都要結集慶祝。
1942年(民國31年),甘肅酒泉人俗名肖得福的田釋融濟和尚,開始在昌吉、呼圖壁、米泉的三道壩等地宏法傳教,一時間依教信佛民眾極多。融濟師還極力倡導各地修繕重建佛教寺廟。
1946年秋,融濟在昌吉親自率領徒弟癱忠、諦上、話海、諦元等人,遍走城鄉,向民眾募化財、糧、木料等,對昌吉縣大佛寺進行修繕。此次修繕,除將殿堂內外粉刷一新外,又在佛殿前新建3座大天棚,在寺院南側新建6間平房,並新添置百數人吃飯的一伙食用具等。
那段時間,每年到盛夏,院內花叢鮮艷,院外綠樹成蔭,後院菜蔬繁茂,真有一番“農禪雙修”的盛景。
到1949年,昌吉縣城鄉飯依佛教的徒眾約有500餘人。融濟師在寺內率領教徒開展修學,禮佛誦經。後大佛寺由老和尚融昌留守看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