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李曉霞,蘭州大學歷史系法學碩士,新疆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研究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目錄信息
導 論 相關理論及研究方法/001
第一章 南疆的漢族人口/022
第一節 歷史上南疆的漢族居民/023
一 西漢時期新疆南部的漢族居民/024
二 東漢時期南疆的漢族居民/026
三 唐朝時期南疆的漢族居民/028
四 蒙元時期南疆的漢族居民/030
五 清朝時期南疆的漢族居民/031
六 民國時期南疆的漢族居民/039
第二節 南疆漢族人口的現狀/048
一 新疆漢族人口/048
二 南疆三地區漢族人口的數量變化/055
三 南疆三地區漢族人口的地域分布/061
第二章 南疆農村漢族人口的遷入/071
第一節 南疆自然地理特點與社會環境概述/071
一 自然環境/071
二 經濟社會發展概述/075
第二節 政府組織動員的遷移/078
一 企業職工精簡下放/080
二 安置支邊青壯年/083
三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085
四 復轉軍人到農村落戶/089
五 城鎮疏散人口到農村/093
六 刑滿釋放人員留場安置/094
第三節 自發遷移/098
一 災民流入與安置/098
二 自流人員的管理與遣送/102
三 南疆農村漢族流動人口/105
第四節 漢族人口遷居南疆農村的原因和影響/113
一 遷移原因的探討/113
二 內地漢族居民遷移南疆農村的原因/119
三 漢族居民遷入南疆農村的影響/127
第三章 居住形式/130
第一節 聚居或混居狀況的形成/132
一 聚居開荒建立農場、漢族大(小)隊/134
二 插花混居/143
三 獨居/148
第二節 由混居變為聚居的過程/150
一 因重新安置而聚居/151
二 為便於管理而聚居/156
三 為發展經濟作物而聚居/160
四 為漢族居民的安全而聚居/162
第三節 居住形式與族際關係/165
一 聚居還是混居/165
二 關於社會群體隔離理論/171
三 選擇居住形式/178
第四章 經濟生活/183
第一節 艱難的創業/184
一 開發塔里木/185
二 沙漠深處的綠洲/189
三 戈壁成果園/191
四 沼澤變稻田/193
五 荒漠上建村莊/195
第二節 土地和水/198
一 契約地分散且數量有限/199
二 商品地是致富的重要手段/202
三 水資源的利用與控制/205
第三節 生產活動/209
一 棉花種植/209
二 林果種植/214
三 蔬菜大棚/219
四 生產活動多樣化/224
第四節 物質生活/232
一 居住狀況/232
二 生活狀況/244
第五章 社會生活/254
第一節 家庭和婚姻/255
一 家庭結構與家庭關係/255
二 婚姻市場/260
三 生育和計畫生育/269
第二節 子女教育與就業/276
一 南疆漢語授課學校/276
三 子女就業/292
第三節 社會交往/300
一 社會網路/300
二 村落認同/313
三 禮俗活動/317
第四節 定居意願/325
一 戶口及落戶/325
二 定居/333
第六章 南疆農村的維漢關係/345
第一節 經濟生產中的合作與競爭/345
一 包地/346
二 用水/355
三 請工/362
四 技術傳授/372
五 其他方面的經濟合作/381
第二節 社會生活中的交融與交鋒/389
一 儀式參與/389
二 日常交往/394
三 語言學習/403
四 關於漢族農民“養豬”和“吃豬肉”之事/410
第三節 權益分配中的進與退/417
一 混居村落的漢族村幹部/417
二 漢族村落及漢族農民是否被邊緣化/423
三 漢族農民與鄉鎮幹部的關係/427
第四節 維漢通婚及維漢混合家庭/432
一 維漢通婚的基本情況/432
二 漢族村落中的維漢混合家庭/438
三 基層政府對維漢婚姻的態度/453
第五節 相互認知及對維漢關係評價/454
一 維漢農民關於收入差異及其產生原因的認識/454
二 維漢農民對當地維漢關係的看法/460
第六節 影響南疆農村維漢關係的政治因素/464
一 政府對和諧民族關係的維護/464
二 政策失誤對維漢關係的影響/468
三 民族分裂主義對維漢關係的影響/476
第七節 對南疆農村維漢關係的評價與分析/481
一 族際關係理論及討論/481
二 南疆農村維漢關係分析/491
參考文獻/505
致 謝/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