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死亡詩派叢書

新死亡詩派叢書

本叢書包括5本詩集:

《亡杖》 道輝

《陽子詩選》 陽子

《生活》 何如

《徐慢詩選》 徐慢

《顫慄和祈禱》 伊甸

新詩的寫作提倡百家爭鳴和探索精神,“新死亡詩派”的探索在於把詩歌和死亡相提並論,這是生命寫作的氣質釋放和靈魂的疑問,是 對於自我存在憂慮的思索與意識前提的確立。在這裡要說明的是“新死亡詩派”想像的作用:是詩人們的直接感受經驗和現實生命超前的創作欲望。存在到死亡,是這個世界存在的產物,這個過程一開始即是“死亡”這個詞對於人們生存思索的困擾。“新死亡詩派”的詩歌在這個意識批評的前提下進行寫作就有它獨特的實在性和探索性。

“新死亡詩派叢書”簡介

【基本信息】

書名:新死亡詩派叢書

作者: 道輝 / 陽子 / 何如 / 徐慢 / 伊甸

出版社: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副標題: 《亡杖》《陽子詩選》《生活》《徐慢詩選》《顫慄和祈禱》

出版年: 2016-11

頁數: 2000

定價: 266.00

裝幀: 平裝

ISBN: 9787539994093

【內容簡介】

本叢書包括5本詩集:

《亡杖》 道輝

《陽子詩選》 陽子

《生活》 何如

《徐慢詩選》 徐慢

《顫慄和祈禱》 伊甸

新詩的寫作提倡百家爭鳴和探索精神,“新死亡詩派”的探索在於把詩歌和死亡相提並論,這是生命寫作的氣質釋放和靈魂的疑問,是 對於自我存在憂慮的思索與意識前提的確立。在這裡要說明的是“新死亡詩派”想像的作用:是詩人們的直接感受經驗和現實生命超前的創作欲望。存在到死亡,是這個世界存在的產物,這個過程一開始即是“死亡”這個詞對於人們生存思索的困擾。“新死亡詩派”的詩歌在這個意識批評的前提下進行寫作就有它獨特的實在性和探索性。

【作者簡介】

道輝:

1965年生於漳浦縣舊鎮後埭村。1988年開始發表詩歌。1992年初創立“新死亡詩派”。200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出版專集《大呢喃頌》(長詩)、《無簡歷篇》《語詞性質論》《論人性文化·創造了不可能性》等多部。獲第二屆北京《十月》文學新銳人物獎、2010年《詩選刊》第三屆“中國最佳詩歌編輯獎”、2012年《詩歌月刊》“年度詩人獎”,2015年,長詩《大呢喃頌》獲第三屆天鐸獎。個人創作成就被《文藝報》《大家》《文學報》《福建文學》等報刊雜誌專欄介紹。策劃、主持“南方詩會”、“首屆八閩民間詩會”、“新死亡詩派20年暨中國先鋒詩歌十大流派研討會”、“經典福建 創意閩南——閩派詩歌走進漳州”系列活動等詩歌會議多次。主編大型詩叢《詩》1-22卷、《新死亡詩派叢書》共40部、《詩書畫》季刊。曾任《青年文學》《詩歌月刊》《廈門文學》詩歌專欄編輯。2010年創辦天讀民居書院。2013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和北師大中國當代新詩研究中心聯合在北京召開道輝詩集《無簡歷篇》學術研討會。

————

陽子:

陽子,1974年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大型詩叢刊《詩》副主編,致力於新死亡詩派詩學的研究與建設,參與策劃和組織“首屆八閩民間詩會”、“中國先鋒詩歌十大流派研討會”、“南方詩會”、“經典福建·創意閩南——閩派詩會走進漳州”等大型詩歌活動。詩作發表於《作家》《詩刊》《文藝報》《十月》等雜誌,多次入選《中國最佳詩歌》等選本。出版詩集《語言教育》等多部。繪畫作品結集發表於《中國詩歌·詩書畫》雜誌。小說發表於《青年文學》《福建文學》等文學雜誌。其創作成就被《文學報》《大家》《作家》《滇池》《詩林》《福建文學》、台灣《創世紀》詩刊等報刊雜誌專題介紹。獲第十屆“滇池文學獎”提名獎。

————

何如:

福建漳州人。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新死亡詩派主要成員。90年代至今在《詩歌月刊》、《作品》、《中國詩歌》等雜誌發表了大量詩歌,有詩作入選多種詩歌選集。出版詩集《忘川》。

—————

徐慢:

男。1968年出生,現居上海。

—————

伊甸:

1953年10月出生於浙江海寧,在桐鄉農村度過童年時代。種過田,當過工人,一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教書。2015年從嘉興學院退休。曾兩次被學生推選為“心目中的好老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浙江省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副主任。出版詩集《石頭·剪子·布》、《黑暗中的河流》,散文集《疼痛和仰望》、《別擋住我的太陽光》,小說集《鐵罐》。

“新死亡詩派叢書”出版座談會在漳州舉行

1月21日下午,“新死亡詩派叢書”出版座談會在福建漳州舉行。“新死亡詩派叢書”收錄了道輝的《亡杖》、陽子的《陽子詩選》、何如的《生活》、伊甸的《顫慄和祈禱》、徐慢的《徐慢詩選》5部詩集,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

“新死亡詩派”成立於上世紀90年代初期,主要成員有道輝、陽子、何如、林忠成等。這些成員以福建漳州的詩人為主,但這些年來,又不斷關注外地一些具有類似創作傾向的詩人,體現出較好的開放性,比如這次有詩集被納入詩叢的嘉興詩人伊甸、上海詩人徐慢。死亡是我們每個人的終點,但它由此構成了我們反思生存、生活、生命的起點。新死亡詩派的詩歌寫作凸顯了生命詩學和精神探索的底色、堅持難度寫作和先鋒精神。

在座談會上,與會者圍繞“新死亡詩派叢書”展開討論。福建省文聯副主席陳毅達談到,我對新死亡詩派原本是不了解的,“死亡”這個字眼怎么說都令人感到吃驚和不舒服,但通過幾次參加他們舉辦的活動,包括閩派詩歌走進漳州系列活動、漳浦詩人節等,我逐漸了解他這個“新死亡”的“新”是有含義的,向死而生,積極思考,致力於詩歌語言的推陳出新,是有其積極的生命詩學的探索方向。他們的寫作接通了我們複雜的精神世界,可能閱讀起來有一定難度,但總會有讀者找到接通他們作品的密碼。我希望新死亡詩派創作出更多更好的反映生活的詩篇。

詩歌評論家劉登翰說,新死亡詩派,從它的領軍人道輝開始,對詩歌的那份虔誠,而且堅持至今長達20多年,而且堅持長詩領域的探索,這種精神不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新死亡詩派”這個名字有點嚇人,不過名稱不是很重要,這可能是刺激眼球和神經的一個命名策略而已,根本在於作品,作品好,作品表達了什麼,才是重要的。談到“新死亡”,我感到這裡潛隱著一個“向死而生”的生命態度,也是一種生命哲學。由“新死亡”想到,現在大量的作品已經廣泛進入了人類精神生活的許多幽微之處,觸及到了人類心靈許多微妙的地方。

詩歌評論家陳仲義談到,我們現在談到“詩派”,似乎有很多很多個“詩派”,但真正嚴格意義上的詩派並不太多,而“新死亡詩派”算一個。他們這些年來的探索和堅持是值得肯定的。現在,這套詩叢又將伊甸和徐慢吸納進來,體現了“新死亡詩派”的開放性。評論家郭志傑肯定了“新死亡詩派”的開放性、包容性和傳播性。他說,幾乎全國各地的許多詩人,都可以在新死亡詩派的活動中或出版的詩集中找到自己的身影,新死亡詩派的誕生地“天讀民居書院”,位於福建漳浦海邊的一隅小山頭,卻吸引國內眾多詩人的目光和腳步,這強大的磁性源於一種生命藝術,這生命藝術的符號叫“詩”。詩歌評論家伍明春說,我關注新死亡詩派是早年的時候了,它的寫作風格比較獨特,在詩歌語言的表達上有一致性,這是福建其它地方的詩歌群體所不具備的,這么多年來,新死亡詩派早就走出福建了,它的寫作現象已經受到國內詩壇的普遍關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