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新月》詩刊,語義取自泰戈爾的《新月集》。最早使用《新月》詩刊這個名字的是五四運動以後“新月派”成員。該詩派大體上以1927年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報副刊•詩鐫》為陣地,主要成員有聞一多、徐志摩、朱湘、饒孟侃、孫大雨、劉夢葦等。他們不滿於"五四"以後"自由詩人"忽視詩藝的作風,提倡新格律詩,主張"理性節制情感",反對濫情主義和詩的散文化傾向,從理論到實踐上對新詩的格律化進行了認真的探索。
2013年9月1日,以木依秋(劉貴寶)、劍舞疏狂(李盈汐)為主編新的《新月》詩刊創刊。他們這些80後詩歌愛好者們,因不滿當今新詩創作自由化嚴重、缺乏審美塑造,不滿新詩詩壇混亂的局面而集結在一起。主要成員有:馮玉彥(大彥)、楊麗芳(靜月聽風)、郜玉萍(燕北冰)、賈飛鴻(詩情劃意)、彭右平(遺世狂人)等。
《新月》詩刊大事記
(一)《新月》(1926.4~1933.6)
1、1926年4月1日,徐志摩在北京主編《晨報》副刊《詩鐫》,新月派早期成員以北京的《晨報副刊•詩鐫》為陣地,主要成員有聞一多、徐志摩、朱湘、饒孟侃、孫大雨、劉夢葦等。
2、1926年5月13日《晨報》副刊《詩鐫》第7號刊登聞一多的《詩底格律》一文,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張,即"音樂美(音節)、繪畫美(詞藻)、建築美(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它是針對當時的新詩形式過分散體化而提出來的。這一主張奠定了新格律學派的理論基礎。
3、1927年春,胡適、徐志摩、聞一多、梁實秋等人創辦新月書店。
4、1928年,胡適、徐志摩、聞一多、梁實秋等人創辦《新月》月刊。
5、1930年冬《新月》3卷之號刊出《詩刊》廣告,宣布“我們幾個《詩刊》的舊友想多約幾個對詩有興味的新友再來一次集合的工作”。
6、1931年1月20日,由徐志摩主編、陳夢家擔負實際編輯工作的《詩刊》季刊在上海以“詩社”名義出版,撰稿人除聞一多、徐志摩、饒孟侃等前期新月詩人和南京詩人群成員外,還有林徽音、卞之琳、孫毓棠、曹葆華等新加入的北京青年詩人,標誌後期新月詩派的正式形成。
7、1931年7月,陳夢家應徐志摩之邀赴上海,負責編選新月詩派的主要代表作--《新月詩選》。陳夢家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選出前、後期新月詩派主要詩人的代表作共十八家八十首,把這些處於不同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社會地位與政治思想傾向的詩人在藝術流派的體系上聯繫起來。
8、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因飛機失事罹難。徐志摩逝世後,新月派為梁實秋、胡適等人所左右,到了1933年6月1日,《新月》出至四卷七期而停刊,“新月派”的最後一個活動基地“新月書店”也難以維持,只得轉讓給商務印書館,1933年9月23日由胡適於“讓與契約”上籤字。從此“新月社”宣告解散,在我國文壇一度名聲顯赫的“新月派”就這樣結束了它十年的活動歷史。
(二)《新月》(2012.9~)
1、2012年9月1日,由三位80後詩歌愛好者木依秋、劍舞疏狂、硯熲共同發起,新《新月》詩刊部落格創建,標誌著《新月》詩刊重新創刊。並先後邀請萬龍生、余小曲、孫則鳴、黃中模、周仲器出任《新月》詩刊顧問。
2、2012年11月17日,《新月》詩刊標識由著名CIS策劃人、詩人王傑女士(菩提葉)設計。
3、2012年11月20日,由原詩情劃意(賈飛鴻)創辦的“漂泊文苑”論壇成功改組為“新月詩刊網”,成為《新月》詩刊網上交流、選稿平台。從此,告別信箱投稿單一選稿形式。
4、2012年12月5日,《<新月>詩刊紙刊、電子刊執行標準(試行)》出台。
5、2012年12月28日,《新月詩刊》創刊號總第01期電子刊正式發布。
6、2013年1月8日,《新月》詩刊創作基金會成立。基金會會長由李盈汐擔任。接受社會各界友好人士的資助與監督。
7、2013年1月24日,前《新月》詩刊主編硯熲(薛原)同志,退出新月團隊,不再擔任《新月》詩刊主編職務。
8、2013年2月21日任命詩情劃意(賈飛鴻)、靜月聽風(楊麗芳)二人擔任《新月》詩刊副主編。
9、2013年5月25日,《新月》詩刊創刊號交付印刷,6月底印刷完畢,7月中旬開始郵寄。
10、2013年6月10日,新月詩刊網獨立域名網站建設成功,新月詩友轉移至新的陣地。
11、2013年8月1日,新月社成立。《新月總章程》擬定實施。新月社創設會員有劉貴寶、李盈汐、賈飛鴻、馬時遇、郜玉萍、張朝陽、周偉、彭右平、楊麗芳、常瑞林、黃必全、梁衛平等。
12、2013年8月5日,原“詩評天下”版塊,改組為“評論部”,聘請詩情畫意(張朝陽)為評論部部長,掛常務理事職務;聘之寒(周偉)為評論部副部長,掛常務理事職務。
13、2013年8月22日,推舉李盈汐擔任新月社社長、新月詩刊網站長;推舉木依秋擔任新月社執行社長、新月詩刊網執行站長。
14、2013年10月,《重慶藝苑》秋季號開設【新“新月”詩選】,推出新月詩人群作品。
木依秋與劍舞疏狂主編的《新月》詩刊
1、《新月》總第1期(創刊號)
2013年5月25日出版,以新月詩刊網為主要選稿基地,由本刊主編之一木依秋撰寫發刊詞《繼續堅定不移地高舉格律的大旗》。“理論”捲髮錶王龍生的《格律體新詩的歷史性復興》、曉曲的《格律體新詩創作規範》以及木依秋的《談新詩的“押韻”》。“新月啟蒙”捲髮表聞一多的《詩的格律》及聞一多與徐志摩的詩各兩首。“格律體新詩”捲入選作者有黃中模、萬龍生、余小曲、貝西、海棠依舊、微齋先生、卜白、鳳舞、馬德榮、張先鋒、泉水、李征、木子軒、李長空、寇寶昌、紅衣書生、馮玉彥、楊麗芳、李盈汐、劉貴寶、遺世狂人、燕北冰、楊恆學、雪夜、汪常、康京凌。“押韻非格律體新詩”卷刊發劉貴寶、李盈汐、楊麗芳、草根、鄧海華、遺世狂人、夢之心音、詩意棲居、勿忘我、梧桐夜雨、天下清客、張朝陽、拂曉、馮銳、汪常等人的押韻詩歌。詩刊另設“微型詩”卷、“律絕詞曲與古風”卷、“自由詩”卷,以及“新月詩評”卷。並開設兩大專題“雅安專題”與“踏青專題”。本刊還開設了“詩情往來”卷,刊登了站外子非魚、楊韻(光雙龍)、孫璐康等10位詩人作品。內容豐富、佳作連連。由主編之一劍舞疏狂為本刊作結撰寫《後記》總結了創刊艱辛總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