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紅包

新年紅包的來歷
民間認為分壓歲錢給孩子,當惡鬼妖魔或“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賄賂它們而化凶為吉。傳說古時候每到年三十的時候就有野獸趁著大人睡覺的時候把家裡的孩子叼走吃了,所以很多地方都有年三十晚上不睡覺的習俗。但是有一次一個母親把一枚銅錢裝在紅色的袋子裡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結果發現野獸就不敢靠近小孩了,所以從此以後每到年三十大人都會給小孩或者晚輩壓歲錢。那個“歲”據說就是野獸的名稱。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壓歲錢的數額從幾十到幾百不等,這些壓歲錢多被孩子們用來購買圖書和學習用品,新的時尚為壓歲錢賦予了新的內容。春節發紅包的風俗源遠流長,它代表著一種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福,它是長輩送給孩子的護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裡健康吉利。
全國各地紅包都有哪些不同習俗
南方:利市取“利事”好意頭“利市”又稱“利事”,取其大吉大利、好運連年之意。一些老人家稱作“紅紙”。一般來說是已婚人士派利市,從大年初一到元宵節前都可派發。所派對象除了未成年人,還有一些未婚人士、單身友人。在廣州人眼中,過年派利市,目的是雙方開心,互道祝福,有聯絡感情的效果。傳統上,在農曆新年期間,乖巧的小朋友看見長輩,都會說些吉利話,長輩會派利市一封,表示對小孩子祝福的心意。新年期間,除了家庭里派利市,有的人出門也給保全員派利市,去酒樓吃飯也要為服務員派利市,公司還派開工利市,取其凡事順利的意頭。
北方:壓歲錢防鬼怪傷小孩廣州人口中的利市,即北方人所稱的壓歲錢。民間認為給孩子壓歲錢,當妖魔鬼怪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賄賂它們而化凶為吉。按照習俗,第一個包著壓歲錢的紅包往往都是父母給的,往往在年夜飯之後,父母就給孩子們發放紅包和糖果。另外還有人家習慣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悄悄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或者新衣服的口袋中。
上海:年三十晚“拆利市”常見金額: 100~600元以前讀書的時候,每逢春節,周星都能拿到長輩們給的壓歲錢,“一兩百元這樣子”。工作多年,現在除了父母之外,長輩們已經不再給他壓歲錢了。周星說,他身邊的朋友都是這樣,工作之後親戚都不給壓歲錢了。不僅拿不到壓歲錢,工作之後還要倒過來給錢長輩和晚輩過節。以前年初一去外婆家,能收到100元壓歲錢,現在輪到周星給外婆錢,“200元到600元不等”。還在讀書的弟弟、外甥,也要給紅包,去年他給了弟弟100元。雖然爸爸媽媽會給一兩百元壓歲錢,但周星也要給200元父母過年,一進一出剛剛抵消。大年三十看完春晚,臨睡前,爸爸媽媽就會把紅包交給周星,讓他帶著壓歲錢跨進新一年,這樣才叫“壓歲”——不像廣州等到年初一才派利市。不像廣東一些地方要留到正月十五才能拆利市,周星說上海的壓歲錢可以馬上拆。
廣州:親人同事都可派常見金額: 1~100元親戚之間只是意思意思,但父母就真的想趁此機會給子女多一點零花錢,“爸爸一向都給1000元,但這是父女的特例,親戚間常見的不會超過100元。”利市不能馬上拆,要等過了年初七人日,“不然不吉利的”。
香港:派零錢只為好兆頭常見金額: 5~100元香港人平均月入近萬元,卻講求實際,堅持利市最初的意義——大吉大利,利利市市。錢不在多,意思意思,不會成為過年的一個負擔。他們看重的是利市本身,討個好兆頭,派利市的要和收利市的一樣開開心心。跟廣州的風俗一樣,在香港,工作之後照樣能拿利市,只要一天沒結婚,都可以拿利市,“就算你到60歲也能拿,如果你好意思的話”。
濰坊:18歲後沒份拿紅包常見金額:30~500元按照當地風俗,父母不用給子女紅包,但孩子一定要有錢“壓兜”。大年初一起床,爸爸媽媽就會給五十元一百元自己,不用紅包紅紙,就把錢直接揣在衣兜里壓著,寓意新一年“財源滾滾”。春節不僅是我們中華民族一年中最重要的傳統佳節,除夕守歲、貼春聯、派壓歲錢等慶賀春節的習俗也保留在韓國、越南、泰國、新加坡等亞洲各國。
泰國:拜訪親戚送四個桔子泰國是東南亞地區華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由於華人占據的比例非常大,所以每年農曆春節到來的時候,仿佛整個泰國都在歡慶春節。除了各式各樣熱熱鬧鬧的春節活動,泰國華人也延續了中華民族的傳統,在春節期間暫停一切工作,走親訪友,互道新年祝福。來自泰國東北部孔敬府的安吉拉介紹說,在泰國,農曆臘月29,30以及正月初一分別都有不同的名字,人們也會相應地做不同的事。比如,臘月29日要去市場購買春節用品,大年三十祭拜祖先,祈求新年好運,而大年初一就是走親訪友拜年的開始。
越南:大人小孩都有紅包除了泰國之外,越南也是一個中國文化保留得非常好的國家。除了越南華人之外,大部分的越南本地人也都會慶祝春節,因為春節在越南已經不僅僅是一個中國的節日,同樣也已經成為越南的一個傳統節日。在泰國留學的越南學生小陳表示,在越南,孩子們和大人都會在春節期間收到紅包,對孩子來說是壓歲錢,對大人來說則是新年的祝福和來自兒女們的感恩。
韓國:送禮崇尚國貨在我們的近鄰韓國,一年中有兩個節日最為重要,一個是春節,一個是中秋節。和中國人過節講究“禮數”一樣,韓國人春節也有送禮的習慣。總的來說,韓國人春節送禮的特點是食品為主、包裝精美、崇尚國貨。據中國國際廣播電台駐韓國記者陳蒙發回的報導,韓國人作為禮物贈送的食品主要有肉類、魚類、傳統點心以及午餐肉、香油、蘑菇、柿餅等等。此外,營養品(如紅參)、護膚品等,也都是春節送禮的常見選擇。和禮物本身相比,韓國人更加重視包裝,春節前一兩周的時間,各大商場和超市就會把禮品套裝擺上貨架,這些套裝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大”,很多套裝使用接近一米見方的包裝盒,裡面以海綿和絲綢作為襯托,把禮物擺放其中。包裝盒外面再用各色綢布包裹,用絲帶編成花朵作為裝飾。喜慶感十足。
新加坡:送桔子和紅包在華人比例超過70%的新加坡,那裡新年氣氛同樣熱鬧非凡。街上的很多店鋪都掛起了紅燈籠,舞龍舞獅的比賽和表演也常常引來好奇的目光。據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記者胡星發回的報導,新加坡的華人在過春節的時候也有獨特的送禮習俗——送桔子和紅包。新加坡人在春節送禮的時候並不以禮物的貴賤衡量情意的輕重,而是以是否能討得口彩作為選擇禮物的根據。桔在讀音上與吉十分相似,所以,人們在挑選禮物的時候總是把送桔子作為禮物的首選,桔子越大意味著運氣越好,正所謂大吉大利。要是有幸去別人家做客,客人通常要帶的禮物是兩個柑橘。如果一天要串幾次門,不用提一籮筐橘子,因為你走的時候,主人也必須拿兩個柑橘回贈你。雙數象徵大吉大利、好事成雙。另一個好彩頭,那就是紅包,紅包在親戚朋友甚至是公司年終聚會,大家都會互相送紅包,而且對象不僅僅局限於小孩子。有時候會送給鄰居,甚至是打掃衛生的阿姨。當地人會送出和收到很多紅包。所以每到春節這幾天,當地人都會準備厚厚一疊紅包,禮尚往來,一般紅包里就放2~8新元(人民幣10~4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