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其生產以採用新型乾法燒成技術為核心,採用新型原料、燃料預均化技術和節能粉磨技術及裝備,全線採用計算機集散控制,實現水泥生產過程自動化和高效、優質、低耗、環保。
新型乾法燒成技術的關鍵標誌是燒成設備採用新型乾法水泥窯(懸浮預熱器窯和預分解窯的統稱)。新型乾法水泥窯是老式乾法水泥窯(又稱乾法中空窯)的換代窯型,在熱效率、耐火磚等部件和材料消耗、適宜大型化、熟料質量等方面新型乾法水泥窯均比立窯、乾法中空窯、立波爾窯、濕法窯優越的多。
新型乾法水泥生產技術是20世紀50年代發展起來,到目前為止,日本、德國等已開發國家,以懸浮預熱和預分解為核心的新型乾法水泥熟料生產設備率占95%,我國第一套懸浮預熱和預分解窯1976年投產。該技術優點:傳熱迅速,熱效率高,單位容積較濕法水泥產量大,熱耗低。發展階段:第一階段,20世紀50年代-70年代初,是懸浮預熱技術誕生和發展階段。第二階段,20世紀70年代初期,是預分解技術誕生和發展階段。
特點
新型乾法水泥的主要特點:
乾法迴轉窯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窯型,它比立窯生產前進了一大步。由於它所用生料是乾粉,含水量<1%,比濕法生產減少了用於蒸發水分的大部分熱量,而且也比濕法生產短,但乾法中空窯無餘熱利用裝置,窯尾溫度一般都在700~950℃。有些廠可看到煙囪冒火現象,熱能浪費嚴重,每千克熟料熱耗高達1713~1828kcal,而且灰塵大,污染嚴重。生料均化差,質量低,產量也不高(均與濕法生產相比),曾一度被濕法生產所取代。20世紀30年代初,出現了立波爾窯,在窯的尾部加裝了爐篦子加熱機,對含水分為12%~14%的生料球進行加熱,使餘熱得到較好利用,窯尾溫度從700℃以上降到100~150℃,熱耗大幅度下降,產量和質量都得到很大提高。20世紀50年代又出現了帶旋風預熱器窯,窯尾餘熱得到更好的利用。尤其是20世紀70年代初出現的帶窯外分解爐的新型窯生產線,將乾法生產推向一個新階段。這種能耗低、產量高、質量好、技術新的窯已成為世界各國水泥生產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