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176畝(其中:田273畝,地903畝),人均耕地2畝,主要種植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11591.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282.97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2畝,主要種植甘蔗經濟林果其中:種植甘蔗1257.97畝,水面面積25畝,其中養殖面積25畝:荒山荒地370畝,其它面積780畝,有森林等資源。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電、通電視、通路通電話;有13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130戶通電,有4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1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35%和9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9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0戶分別占總數的75%和46%。該村到鎮道路為通路;進組道路為柏油路面;組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機車56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86戶;裝有太陽能農戶8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82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73畝,有效灌溉率為14%。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09.6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22.79萬元,占總收入的59%;畜牧業收入13萬元,占總收入的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頭,肉牛250頭,肉羊22頭);漁業收入8.4萬元,占總收入的4%;林業收入1萬元,占總收入的1%;第二、三產業收入61.35萬元,占總收入的29%;工資性收入10.7萬元,占總收入的5%。農民人均純收入2448元,農民收入以甘蔗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0.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0人占勞動力的6%,到雲南省外務工20人。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內;2006年甘蔗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8%。該村發展蔬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蠶桑產業。人口衛生
該村有農戶130戶,共有鄉村人口595人,其中男性250人,女性345人。其中農業人口592人,勞動力333人。該村以漢族、拉祜族為主,其中漢族500人,拉祜族95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550人,參合率93%;享受低保4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0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新和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勐永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1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35人,其中小學生105人,中學生30人。人文地理
該村為漢族、拉祜族雜居地;每年農曆的6月24日,"火把節"到來之際,村里都自發組織活動,各族人民都一起歡渡節日,期間以夜晚的打歌最為熱鬧,家家戶戶換上節日的盛裝,在村裡有威望老人的帶領下,吹起蘆笙,跳起他們獨特的"垛腳舞";春節來臨之時也是以打歌方式來慶祝。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財務公開;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2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169.74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基層組織
該村有新農村建設理事會1個,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19人,黨員中男黨員11人,女黨員8人。團員12人。有1個治安聯防隊等。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問題和困難:首先進組入戶硬板路問題,由於資金不足,一些道路仍為土路,在一定程度上給村民的生活生產帶來了影響。在衛生上,住房和豬圈、牛圈沒有分開,所以很難實現村容整潔。在教育上,學校的硬體配套不夠齊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在人畜飲水方面,資金的嚴重缺乏比較突出。該村發展思路和重點:發展種植蔬菜50畝,比2006年增12畝;發展養殖業,豬800頭,比2006年增100頭,羊150頭,牛370頭,比2006年增10頭;發展種植甘庶1350畝,比2006年增93畝,總產量5805噸,比2006年增395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