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耕地總面積4,965.00畝(其中:田866.00畝,地4,099.00畝),人均耕地1.48畝,主要種植農作等作物;擁有林地33,879.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8,146.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43畝,主要種植泡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728.00畝,其中養殖面積225.00畝;草地1,586.00畝;荒山、荒地8,388.00畝,其他面積5,665.00畝。有鐵、銻、錫等資源。
人口衛生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802戶,共有鄉村人口3355人,其中男性1720人,女性1635人。其中農業人口3355人,勞動力1908人。該村以漢族、彝族為主,其中漢族2172人,彝族1147人,白族23人,苗族13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3153人,參合率93.98%;享受低保18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衛生所面積為12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6人,該村距離紫金鄉衛生院7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
基礎設施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6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1戶,建有小水窖543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8戶。全村有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9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9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所有自然村均無路燈,有5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79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3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文化教育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國小8所,校舍建築面積2,500.00平方米,擁有教師15人,距離紫金中學7.00公里,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89人,其中小學生263人,中學生126人。
基層組織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黨總支1個,黨支部3個,下設6個黨小組,共有黨員70人,少數民族黨員46人,其中男黨員17人。村委會由村支書、村主任、副主任等組成。 該村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74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792.00畝。
新農村建設
2006年以來,該村按照雲南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150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8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371.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1030個(勞均1個)。年末集體總收入1.20萬元,有固定資產120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6.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資金缺乏,科技含量低。。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控制核桃發展規模,提高核桃質量。。
農村經濟
該村201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419.3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05.50萬元,畜牧業收入549.5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143頭,肉牛256頭,肉羊742頭); 林業收入755.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174.00萬元, 工資性收入235.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80.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林業、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35.3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58人 ,在省內務工133人,到省外務工2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