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裕廊工業園區
是亞洲最早成立的開發區之一。二戰後,新加坡是一個缺乏資源、工業基礎落後、失業率極高的彈丸之地。為了改變這種面貌,新加坡建立了開發區,選擇了以吸引跨國公司投資為主的發展道路。其工業園區的成功建立使新加坡實現了快速工業化,且時至今日依然保持發展活力。其開發模式一直是亞洲其他開發中國家借鑑和模仿的對象。 一、從荒蕪之地到工業中心
裕廊位於新加坡島西南部的海濱地帶,距市區約10多公里,面積為60平方公里。此地區原本為荒蕪之地,大部分地貌是沼澤和丘陵,但是具有建設現代化工業區的良好自然地理條件。1961年政府計畫在裕廊劃定6480公頃土地發展工業園區,並撥出1億新元進行基礎建設。1968年園區內的廠房,港口、碼頭、鐵路、公路、電力、供水等各種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同年6月新加坡政府成立裕廊鎮管理局(JTC),專門負責經營管理裕廊工業區和全國其它各工業區。
截止到2003年底,新加坡島內已建立了30多個工業園區,共占地8025公頃,已開發5069公頃,包含了7000多家跨國公司和本地的高技術製造業公司,對GDP的直接貢獻率為25%,僱傭了全國1/3以上的勞動力。其中裕廊鎮管理局公司(JTC Corporation)是這些工業園區的主要開發者。
二、循序漸進的三大階段
裕廊工業園區的發展建設前後分為三個階段:
1、勞動密集型產業主導階段(1961-1979年):此階段的入區企業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主要是為了解決新加坡就業問題,改變其工業落後的面貌。經過這一階段的發展,新加坡的經濟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到70年代末,新加坡失業率從1965年的10%下降到3.3%;製造業占GDP的比重由1965年的15%上升到27%。
2、技術與資本主導階段(1980-1989年):為了吸引高附加值的資本與技術密集型產業,JTC啟動了10年的總體規劃(1980-1990年),此項規劃體現了這個階段的服務特點,即為高增長型的企業設計和提供具有差異化的設施和廠房,包括將南部的島嶼開發區開發成石油化工產品的生產和配售中心,將羅央開發成第一個航空工業中心以及建設新加坡科技園區以容納科技開發型企業。
3、知識經濟主導階段(1990年以來):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有限的土地資源和激烈的競爭將工業園區的發展推進到一個新的時期。出現了商業園、技術園、後勤園等新概念的園區。為了提高集約化利用園區的土地,JTC將成本效益分析和知識經濟融合到工業園區的設計和發展之中。
三、公共管理性質的開發運營模式
1、政府主導的開發運營模式
新加坡工業園區的開發運營主要是由政府壟斷開發。不論是在最初的管理機構——經濟發展局,還是後來在從經濟發展局獨立而出的裕廊管理局的管理之下,新加坡工業園區的公共物品特性很強。
在整個開發過程中,裕廊工業園區的資金籌集、土地運用、招商引資等均採用一級政府統一規劃,專業化分工建設、管理和服務協調相配合的發展模式。園區的初期開發建設資金來自政府。後期資金的來源雖呈多樣化趨向,但項目建設的初期投入資金仍然主要來源於政府。政府用法律制度來安排土地的開發利用,由JTC統一控制全國工業用地和各類園區的供給,園區由經濟發展局遍布世界的專業招商隊伍統一負責招商。
這種開發模式的優點是:保證項目快速啟動並儘快達到規模經濟;快速並以較低成本獲取私人土地;有效吸引跨國公司的投資;園區的競爭對象在國外而不在國內,園區之間沒有惡性競爭。
2、全球範圍內的集中招商模式
裕廊工業園區採取公司總部統一招商策略,由經濟發展局統一招商,在世界各地設立分支機構。這種策略的主要特點是:擁有高度的行銷自主權;為跨國公司提供優質服務的基礎,如新加坡首創的“一站式”服務;有效選擇客戶群。
經濟發展局主要招商的客戶群體有三類,分別是:戰略性公司,重點吸引其財務、市場等重要部門至園區內;技術創新型公司,重點吸引其核心產品及技術研發的部門至園區內;公司的重要部門,重點吸引其最複雜的生產程式和最先進的生產技術部門到園區內。通過這三類公司的引進,裕廊工業園區不再僅僅是一個低成本的生產中心,而是公司進行戰略運作的長期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