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
陸鏡若編劇的《家庭恩怨記》劇照 |
陸鏡若
陸鏡若肖像及劇照 |
1912年農曆三月,“新劇同志會”在張園演出了陸鏡若編劇的七幕劇《家庭恩怨記》。這是一個富有道德勸誡意義的家庭悲劇,寫前清軍官王伯良在辛亥革命中攜公款潛逃,回家鄉途中經過上海,娶名妓小桃紅為妾。小桃紅跟隨王伯良到蘇州老家後仍與原相好李簡齋私下幽會。一天,兩人的私情被王伯良前妻之子重申和其未婚妻梅仙撞破。小桃紅便在王伯良生日宴會的酒中下毒,企圖害死重申未遂,又在王伯良面前誣陷重申調戲她。王大為震怒,欲趕重申出門。重申想向父親辯解,然王伯良大醉不醒,重申絕望自殺,梅仙發了瘋。不久,王伯良得知事情真相,後悔不及,便手刃小桃紅。萬念俱灰的王伯良把全部家產捐給了上海的孤兒院,欲舉刀自殺,被好友勸止,遂決定重新從軍,為國效力。此劇是陸鏡若的代表作,也是“春柳派”上演最多的劇目。
1913年年初,湖南社會教育團通過歐陽予倩邀請“新劇同志會”到長沙演劇。在演劇活動中,歐陽予倩進一步顯示出了他傑出的組織才能和編演水平,成為“新劇同志會”僅次於陸鏡若的領導人物。
歐陽予倩
歐陽予倩 |
1914年,在上海的文明戲職業化高潮中,陸鏡若租下外灘謀得利小劇場,打出“春柳劇場”的招牌,開始了長期固定的公演。
影響
據統計,春柳同仁前後共演出過200個左右的劇目,其中大部分是只有情節提綱的幕表戲。這些戲多為表現婚姻愛情的家庭倫理悲劇,並且有相當一部分是根據日本新派劇和歐洲浪漫派小說改編的。這些劇目所體現出的反封建、要求社會平等等思想,在當時的社會中也顯得“陳義過高”,不被一般觀眾所理解。所以,“春柳派”的觀眾主要是知識分子。到了“春柳劇場”後期,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下,為了生存,他們不得已而降格以求,像“新民社”“民鳴社”那樣把《紅樓夢》、《聊齋志異》、《水滸傳》等古典小說和流行唱本、彈詞拿來改編成幕表戲,匆匆上演。結果,“春柳劇場”不但沒有引來新的觀眾,反倒失去了原有的觀眾,很快走到山窮水盡的地步。1915年9月,背負著巨大經濟和精神壓力的陸鏡若勞累而死,終年30歲,“春柳派”新劇也走到了它的終點。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春柳派”的演劇已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首先,“春柳派”的表演相對細膩逼真。像“春柳派”盛演不衰的《家庭恩怨記》中,如馬絳士演瘋狂了的梅仙尋找重申一場,他完全進入了角色,把梅仙的悲苦和絕望表現得淋漓盡致,演完這場戲下來滿面淚痕倒在椅子上。其次,“春柳派”的演劇比較注重劇本,從不加演幕外戲,舞台形象較為嚴整統一。他們不像當時大多數進化團派的文明戲劇社那樣不認真排戲,只憑劇情大綱,就上台隨意發揮、任意搞笑。
總體而言,“春柳派”為中國話劇藝術的發展積累了最初的有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