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4月作為一個派別組織上加入中派的獨立社會民主黨。積極領導和推動德國十一月革命,提出建立蘇維埃政權,實現社會主義革命的目標。1918年11月10日改組為斯巴達克同盟,批判獨立社會民主黨領導人支持艾伯特政府的妥協政策。同年12月29日的全國代表會議決完成立獨立的德國共產黨。
斯巴達克團的成立
德意志帝國是一個容克資產階級的帝國主義國家。它的資本主義工業十分發達,產量在本世紀初占世界第二位。無產階級人數達到2000萬,占全國人口半數以上。但是,德國的資產階級比較軟弱。國家的政治生活基本控制在容克貴族手裡。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有權召集和解散國會、批准和否決國會通過的法案、任命和罷免帝國宰相、統帥武裝力量、對外宣戰媾和等等。最重要的國家官職、軍官大多由貴族擔任。容克貴族和壟斷資產階級勾結在一起,對廣大人民實行殘酷的統治。
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德國內部的矛盾迅速激化。容克地主和壟斷資本家在戰爭中大發橫財。克虜佰公司1913—1914年獲利7500萬馬克,1916—1917年增至17500萬馬克。勞動人民承擔了戰爭重擔。將近200萬人在戰場上喪生,100萬人死於飢餓和瘟疫,還有400多萬人受傷。大戰使德國經濟瀕於崩潰。戰爭末期,德國的工業產量和農業收成只及戰前的1/2。居民的口糧供應減少了一半。
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德國無產階級的鬥爭。1917年,德國的罷工人數達到146萬,比上一年增加了2倍多。1918年1月底,柏林50萬工人舉行罷工,要求按照蘇俄的建議締結不割地不賠款的和約。罷工迅速擴展到漢堡、基爾、萊比錫、慕尼黑等城市。全國參加鬥爭的人數超過100萬。一月罷工顯示了德國無產階級的力量,成為十一月革命的前奏。
但是,德國無產階級這時還沒有自己的革命政黨。社會民主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對待戰爭和暴力革命問題的態度不同而分裂為三派。右派掌握了社會民主黨的領導權。黨的主席是艾伯特(1870—1925),國會黨團領導人是謝德曼(1865—1939)。右派反對暴力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大戰爆發後公開支持本國政府進行帝國主義戰爭,墮落成為社會沙文主義者。社會民主黨右翼領導的叛賣政策日益為廣大黨員所識破,黨員人數急劇下降,從1914年的108萬減少為1917年的24萬。以哈阿茲(1863—1919)和考茨基(1854—1938)為首的中派,反對世界大戰,主張和平,但並不準備用革命手段結束戰爭,更反對建立無產階級專政。1917年4月,他們退出社會民主黨,另建獨立社會民主黨,有10萬成員。左派是斯巴達克團,它創建於1916年1月,領導人是卡爾·李卜克內西(1871—1919)和羅莎·盧森堡(1871—1919)。斯巴達克團的力量十分薄弱,成員不足200人。它沒有形成為一個獨立政黨,最初是社會民主黨的左翼,1917年成為獨立社會民主黨的成員。
革命的前夕
1918年秋,德軍在前線不斷潰敗,國內政局動盪。德皇威廉二世慌忙於9月30日下詔改革。10月3日,具有自由主義色彩的巴登親王馬克斯擔任首相,組成了包括中央黨、進步黨和社會民主黨的國會制政府。社會民主黨人謝德曼任不管部長,鮑爾任勞工部長。隨後,新政府向美國表示願意結束戰爭。但是,統治集團的這種讓步已經無法阻止革命的爆發了。
十一月革命的爆發和艾伯特政府的建立 在政府向協約國求和的時候,堅持戰爭政策的海軍司令部於1918年10月下令遠洋艦隊出海與英國海軍決戰,如果不能取勝就“光榮地沉沒”。這種讓8萬水兵送死的冒險行徑引起水兵的極大憤慨。威廉港水兵拒絕起錨出海,軍艦上出現了反戰傳單。海軍司令部下令逮捕鬧事的水兵,並把第三分艦隊從威廉港調往基爾港。11月1日夜,到達基爾港的水兵舉行集會,討論如何阻止艦隊再次出海,並要求釋放被捕的同伴。11月3日下午,5000多名水兵在練兵場集合,要求結束戰爭,要求和平、自由和麵包。會後,水兵舉行遊行,基爾港的工人也參加了示威行列。當遊行隊伍到達卡爾大街時遭到政府軍警開槍鎮壓,死傷30餘人。示威者也開槍回擊,打響了反對帝國政權的第一槍。
11月4日,起義的水兵和工人解除了反動軍官的武裝,占領了火車站等重要據點。奉命前來鎮壓的士兵也轉到了起義者一邊。到4日晚,整個基爾已經掌握在新成立的蘇維埃手中。
基爾起義震動了統治當局。馬克斯、謝德曼等人簽署呼籲書,要求水兵不要開始內戰。同時,派遣國會議員、社會民主黨人諾斯克去基爾恢復秩序。諾斯克後來承認,他去基爾是想利用他同海軍的關係平息事件。但是,他“遇到的已不是罷工者,而是3萬名叛亂者”。諾斯克見阻止起義已不可能,就轉而答應水兵提出的一部分要求,許諾改善供應,從而取得水兵信任,被選為基爾水兵蘇維埃主席。
基爾起義成為德國革命的開始。起義浪潮從北向南迅速擴展。漢堡、萊比錫、慕尼黑等城市相繼取得革命勝利。各個邦的君主諸侯都被趕下寶座。到11月8日,大城市中只剩下柏林仍在反動政府手中。
斯巴達克團和十一月革命
斯巴達克團多次要求立即開始柏林起義,但遭到拒絕。在革命形勢蓬勃發展的情況下,獨立社會民主黨中央理事會於11月8日決定第二天舉行武裝起義。9日早晨,起義的號召書散發到各個工廠。幾十萬工人打著紅旗湧向柏林市中心。李卜克內西率領人們奪取皇宮。威廉·皮克(1876—1960)帶人攻打市政大樓。獨立社會民主黨人埃喜荷恩帶人占領警察局。起義者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到中午就控制了整個柏林。
右翼社會民主黨領袖極力把革命鬥爭引向和平轉讓政權的軌道。艾伯特先是主張威廉二世讓位於皇太子,實行君主立憲制。11月7日,他看到革命已無法阻止,才向馬克斯首相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德皇退位,太子放棄繼承權,建立新政府。威廉二世拒絕退位。9日當柏林起義開始後,在斯巴大本營的威廉二世召見軍隊將領,詢問能否從前線調回軍隊鎮壓起義。得到的回答是無能為力。德皇走投無路,於9日宣布退位,逃往荷蘭。霍亨索倫王朝的反動統治徹底垮台。
德皇退位後一小時,馬克斯把首相職務交給了艾伯特。謝德曼聽到斯巴達克派正在醞釀成立社會主義共和國的訊息後,沒有同別人商量,就在9日下午2時宣布“德意志共和國萬歲”,力圖把革命限制在資產階級民主的範圍之內。下午4時,李卜克內西宣布德國為自由的社會主義共和國,號召建立工人和士兵政府。
艾伯特政府的成立
艾伯特接任首相職務後,邀請獨立社會民主黨共議組織政府之事,還特別邀請李卜克內西參加政府。斯巴達克團領導人要求全部政權歸蘇維埃,遭到否定後,拒絕進入政府。社會民主黨和獨立社會民主黨達成協定,各出3名代表,組成聯合政府——人民全權代表委員會,艾伯特和哈阿茲並列為主席。
11月10日,柏林工兵蘇維埃代表大會在柏林召開。出席大會的代表約有3000人,成分十分複雜。李卜克內西在會上發表演說,指出“只有把革命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才能取得勝利”。但是,這一觀點未被大會接受。大會批准了艾伯特政府。新選出的柏林蘇維埃執行委員會由7名社會民主黨人,7名獨立社會民主黨人和14名士兵代表組成。
德國共產黨的成立和柏林一月起義 艾伯特政府成立後,實行了一些民主改革。它宣布取消戒嚴狀態,保證言論集會結社的自由,大赦政治犯,恢復勞動保護法令,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等。但政府沒有觸動舊的國家機器,也沒有消除容克貴族、軍閥勢力和壟斷資本家的經濟政治特權。原有的容克資產階級政黨經過改頭換面又重新活動起來。保守黨改稱為民族人民黨,民族自由黨改稱為人民黨,進步自由黨與民族自由黨左翼組成民主黨,中央黨仍保留原有名稱。
艾伯特政府十分敵視蘇維埃制度。它一方面大肆宣揚民主、國民議會,說“不是全部政權歸蘇維埃,而是全部政權歸於人民”,宣稱要經過全民選舉召開國民會議來決定國家的前途。另一方面,它縱容反動軍官組織“志願部隊”,作為鎮壓革命的力量。它還同德軍參謀部秘密談判,計畫調集10個師到柏林,來消滅首都工兵蘇維埃。只是由於缺少可靠的部隊,這個陰謀才未能得逞。
協約國對艾伯特政府的上台深表同情。當德國戰敗,被迫在1918年11月11日簽訂貢比涅停戰協定時,協約國竟然允許德軍手執武器回國,期待他們去鎮壓革命。
1918年12月16—21日,全德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在柏林召開。到會的485名代表中,社會民主黨有288名,獨立社會民主黨占87名,其中斯巴達克派只有10名。李卜克內西和盧森堡都沒有當選為代表。大會召開的第一天,斯巴達克派組織25萬工人舉行遊行示威,要求全部政權歸蘇維埃,建立社會主義共和國。但是,代表大會在社會民主黨的操縱下,拒絕了斯巴達克派的要求,決定於1919年1月舉行國民會議選舉。在國民會議作出決定之前,全部立法和行政權力由艾伯特政府掌管。
代表大會閉幕後,艾伯特政府下令把具有革命傾向的人民海軍師調離柏林。水兵拒絕服從命令,政府便停發軍餉。12月23—24日,政府軍隊襲擊水兵,釀成流血事件。柏林工人聞訊支持水兵,埃喜荷恩掌管的警察部隊也站到了水兵一邊。政府被迫讓步,同意海軍師繼續留在柏林,但不得參加任何反政府活動。
德國共產黨的成立
政府的行為引起人民的不滿。斯巴達克派要求獨立社會民主黨召開代表大會,並斷絕同社會民主黨的同盟關係。獨立社會民主黨領導人迫於形勢於12月27日決定把自己的代表撤出政府,但拒絕召開黨代表大會。斯巴達克派未能實現通過代表大會貫徹自己革命政策的希望。於是,決定脫離獨立社會民主黨,建立獨立政黨。
斯巴達克團早在11月9日就創辦了自己的機關刊物《紅旗報》,獨立地宣傳自己的觀點。11月11日,又改組成斯巴達克聯盟,制定了聯盟綱領,並選舉了自己的中央委員會。這一切為建立獨立政黨奠定了基礎。1918年12月30日—1919年1月1日,德國共產黨成立大會在柏林舉行。出席大會的有來自全國46個地方組織的83名代表。威廉·皮克主持了這次大會。李卜克內西作了《關於獨立社會民主黨的危機和建立德國共產黨的必要性》的報告。盧森堡作了關於黨章和政治形勢的報告。大會通過的黨綱指出,必須“用無產階級的革命暴力反對資產階級的反革命暴力”,“革命的任務就是無產階級專政”。大會確定由斯巴達克聯盟中央委員會行使德共中央委員會職權。
斯巴達克團的失敗
共產黨的建立引起社會民主黨領導人的不安。他們蓄意挑起事端,以撲滅革命的力量。1919年1月4日,艾伯特政府宣布解除在民眾中頗有威望的獨立社會民主黨人埃喜荷恩的柏林警察總監的職務。這一挑釁決定引起了民眾的極大憤慨。1月5日,柏林工人舉行示威遊行。當晚,共產黨人和獨立社會民主黨人組成革命委員會,號召工人起來推翻艾伯特政府。1月6日,柏林50萬工人走上街頭,占領了火車站、警察局、電報局等據點。艾伯特等人困於總理府。
但是,推翻艾伯特政府的形勢並不成熟。士兵處於動搖狀態,就連人民海軍師也宣布保持中立。城市小資產階級對剛剛開始的“民主時代”心滿意足。農村基本沒有捲入戰鬥。德國共產黨才成立不久,還沒有能力領導這場鬥爭。獨立社會民主黨擁有較大影響,但它的領導人不去積極領導武裝起義,反而同政府進行談判,使政府得到喘息時間。政府任命諾斯克為柏林總司令,蒐集武裝力量,準備進行反撲。1月8日,政府中斷談判,宣稱“總清算的時刻到來了”。11日,軍隊向起義工人發起進攻,用機槍、大炮屠殺革命戰士,100多名起義者被殺害,無數民眾受傷。德共總部和《紅旗報》社被占。李卜克內西和盧森堡於1月15日被逮捕殺害。一月起義被血腥鎮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