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斯也克鄉代碼:653226205
鄉政府駐克提其村位於縣城西面16公里處。鄉境北臨托格日尕孜鄉,東接勞改農場、科克亞、稻田。南與先拜巴
扎鎮接壤,西與希吾勒鄉托格日尕孜相連。鄉境南北長15公里,東西寬8公里,總面積220.48平方公里。地處克里雅河洪積、衝擊平原北部,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土壤鹽鹼較為嚴重,土質為灌淤土。平均海拔1416.5米。于田縣轄鄉。面積316平方公里,人口1.6萬,均為維吾爾族。鄉鎮企業有糧油加工等。農業以生產棉花、糧食、蠶桑為主。
行政區劃
于田縣位於東經81º9'~82º51',北緯35º14'~39º29'。東連民豐,北臨塔克拉瑪乾大沙漠與沙雅縣相壤,西臨策勒縣,南與西藏自治區改則縣、日吐縣相接全縣總面積達3、95萬平方公里。南北長約466公里,東西寬30—120公里,地形呈牛腿狀。于田縣轄13個鄉、2個鎮、3場、1個老城區辦事處,174個行政村。是一個以維吾爾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區。于田縣轄2個鎮、13個鄉:木尕拉鎮、先拜巴扎鎮、加依鄉、科克亞鄉、阿熱勒鄉、阿日希鄉、蘭乾鄉、斯也克鄉、托格日尕孜鄉、喀拉克爾鄉、奧依託格拉克鄉、阿羌鄉、英巴格鄉、希吾勒鄉、達里雅布依鄉。縣人民政府駐木尕拉鎮。
自然氣候
鄉境內氣候溫暖乾燥,年平均降雨量45.8毫米,年均蒸發量2479.8毫米。年平均氣溫11.6℃,1月最低氣溫-24.3℃,7月最高氣溫41.2℃。全年無霜期205—210天。一般風力3級,最大風力9級。
沿革
1938年(民國27年)稱于田縣第二區,1943年(民國32年)永安鄉。1951年屬於田縣第五區。1959年成立人民公社,稱紅旗人民公社。1984年建鄉為斯也克鄉。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 18545
男 9428
女 9117
家庭戶戶數 4405
家庭戶總人口(總) 18533
家庭戶男 9416
家庭戶女 9117
0-14歲(總) 6615
0-14歲男 3275
0-14歲女 3340
15-64歲(總) 11190
15-64歲男 5686
15-64歲女 5504
65歲及以上(總) 740
65歲及以上男 467
65歲及以上女 273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8510
下轄村
喀提亞克村
科克買提村
阿勒達西曼村
克提其村
斯也科村
托萬斯也克村
克尕孜村
麥蓋提村
吉日克村
拜什托格拉克村
瓊曲蓋村
托格拉克吾其村
努爾庫勒村
吾爾曼村
社會人文
為營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秩序,解決維穩工作中的突出問題。于田縣斯也克鄉從三個方面入手大力開展“雙排查”活動。
及時下發《關於集中開展排查調處矛盾糾紛、排查整治治安混亂區和突出治安問題活動的通知》並把開展“雙排查”活動作為“促和諧、保穩定”的一項重要措施,組織力量精心部署。
把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作為平安建設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來抓,整合人民調解、司法調解和行政調解力量有效的化解了各類矛盾糾紛。
結合重點區域排查治理和各類專項嚴打整治專項行動,集中對鄉的治安亂點進行排查整治,消除安全隱患,有效的維護了學校及周邊的治安突出問題。
社會保障
為確保創先爭優活動推進有措施、進展有方向,斯也克鄉“四項機制”繼續將創先爭優活動引向深入。
一是書記敬業,健全績效述職評議機制。繼續推行鄉黨委書記黨建專項述職、任期目標承諾和年度目標考核等制度。下移工作重心,走進民眾,傾聽民眾呼聲、反映民眾訴求、關心民眾疾苦,著力抓好村級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組織開展學歷教育、外出實地考察等活動,切實提高各村支部書記的綜合素質和履職能力,全力構建和諧的黨群幹群關係。
二是幹部創業,健全乾部管理培養機制。把致富能人與村幹部“捆綁式”扶持方式相結合,提高村幹部服務村集體發展和服務民眾的能力,在完善考核辦法、加強實踐鍛鍊等方式上把村幹部隊伍建設成為發家致富的排頭兵,紮實推進農村城市化建設和黨建科學化步伐,更好地發揮村幹部在維護社會穩定、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項目投資建設中的模範帶動作用。
三是支部勤業,健全關注民生的長效機制。全力創建活動正常化、管理制度化、教育現代化的村級“四室一場”建設,採取黨員奉獻、財政適當補助等方式,充實黨員扶貧幫困專項資金,補助因年老、體弱、患病、傷殘以及遭受嚴重災害或重大事故等原因導致生活困難的老黨員、老幹部和老模範。
四是黨員富業,健全發展黨員和黨內關懷機制。充分利用廣播、“東風工程”和“農家書屋”等信息載體,擴大信息宣傳覆蓋面,引導機關黨員幹部做好農村黨員創業的“服務員”,嚴格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積極組織致富能人、種養殖大戶、科技示範戶幫帶農村黨員創業致富,力爭實現“無黨員貧困戶、無黨員違法亂紀、無黨員雙重信仰”的“三無”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