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藥材基源:為桑科植物斜葉榕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icus tinctoria Forst.f.subsp.gibbosa(B1.)Corner[F.gibbosaB1.]
採收和儲藏:春、夏季采,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喬木,高5-20m。全株有乳汁。單葉互生;葉柄粗短,長6-15mm;托葉卵狀披針形,略彎曲,長約7mm;葉片革質,變異很大,通常兩側不對稱,斜菱狀橢圓形、長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4-17cm,寬3-6cm,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或鈍,一邊稍闊,全緣或中部以上有波狀角;葉背略粗糙,有微小的瘤狀突起體,基出脈3條,側脈5-7對,網脈在背面稍明顯。隱頭花序,花序托單生或成對腋生,扁球形或球狀梨形,直徑5-8mm,成熟時黃色,頂部有臍狀突起,下端聚狹成柄,長5-10mm,微被柔毛;基部有少數苞片;雄花、癭花著生於同一花序托內壁,雄花生於近口部,花被片4-6;雄蕊1,花絲短,有退化雌蕊;癭花花被片與雄花相似,子房近球形,花柱側生;雌花著生於另一植株花序托內,花被片4,子房斜卵形,略具乳頭狀突起,花柱側生。瘦果。花、果期全年。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分布於山地林中或曠地、水旁。
資源分布: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性味】苦;澀;性平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活血通絡。主咳嗽;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相關詞條
-
斜葉榕
斜葉榕,中藥名。為桑科植物斜葉榕Forst. f. subsp. (Bl.) Corner的樹皮。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具...
入藥部位 性味 功效 主治 相關配伍 -
假斜葉榕
假斜葉榕(學名:)為桑科榕屬的植物。分布在不丹、錫金、尼泊爾、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以及中國大陸的廣東、貴州、廣西、西藏、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800米至1...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
斜葉榕系
Ser. ogr. Form.
-
匍匐斜葉榕
匍匐斜葉榕小喬木,幼時多附生,樹皮微粗糙,小枝褐色。葉薄革質,排為兩列,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長8-13厘米,寬4-6厘米,頂端鈍或急尖,基部寬楔形,全緣...
形態特徵 產地分布 -
斜葉榕(亞種)
喬木或附生。葉革質,變異很大,卵狀橢圓形或近菱形,兩則極不相等,在同一樹 上有全緣的也有具角棱和角齒的,大小幅度相差很大,大樹葉一般長不到13厘米,寬不...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
斜葉榕亞組
斜葉榕亞組Subsect. Palaeomorphe (King... 榕屬 Ficus亞組3. 斜葉榕亞組 Subsect.... Ser. Cuspidatae Miq. Miq. 斜葉榕系 Ser....
-
斜葉榕(原亞種)
對,兩面凸起,葉柄粗壯,長8-10毫米;托葉鑽狀披針形,厚,長5-10毫米。 花被相似,子房斜卵形,花柱側生;雌花生另一植株榕果內,花被片4,線形,質薄...
-
匍匐斜葉榕(亞種)
鈍,基部近心形,乾後網脈不為褐色,氣孔下陷。 榕果近球形,直徑約8毫米,總梗長 約1.5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