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剖線

斜剖線

斜剖線是指和中站面垂直且與中線面有一夾角的斜平面與船體型表面的交線。通常在縱剖線圖上作出斜剖線的實形,用以檢驗舭部型線是否協調與光順。 一般而言,繪製縱剖線和斜剖線主要是為了檢驗型線的三向光順性,否則還需調整水線和橫剖線。

簡介

通常為了檢查船體曲度較大的舭部的光順性和協調性,還需在側視圖上加繪斜剖線。首先,先在橫剖線圖上做一根儘可能垂直於各橫剖線或過舭部中點的直線,沿該直線量取與各橫剖線交點至斜剖線與中心線交點的距離,其次將此距離標在縱剖線圖對應各站上並連成曲線。該曲線應無凹陷。

繪製斜剖線

圖1 圖1

對型線精度綜合檢驗的方法通常是繪製斜剖線,斜剖線一般是側垂面與外板型表面的交線。如果得到的斜剖線是一條光順的曲線,則表明該處的型線繪製正確,即這部分型線的光順性、協調性和投影一致性是滿足要求的。如果得到的斜剖線不光順,則需要修改斜剖線上某些點,使斜剖線光順,並以此修改相應的型線。

斜剖線的作圖方法通常如下:

①在橫剖線圖中連線MA、MB,這是斜剖線在橫剖線圖上的投影,見圖1。

②用紙條量取M點至斜剖線與各橫剖線交點的距離,並註明橫剖線編號。

③在縱剖線圖中,使紙條上的M點與基線重合,在各站線上記下相應的交點。斜剖線與首、尾輪廓線的交點,可以從縱剖線圖中設計水線與首、尾輪廓線的交點投影得到。

④用壓條光順連線各點,得到在縱剖線圖中的斜剖線的真實形狀。

歷史沿襲

圖2 宋代海船圖 圖2 宋代海船圖

從南宋末年建造和使用的泉州宋代海船的復原後的型線圖可以看出:“橫剖線呈V形,斜剖線很平緩,水流除滿載水線附近是沿水線流動之外,主要是沿斜剖線流動。據計算,該船的方形係數為0.44,中剖面係數為0.67,均較現代貨船小得多。這一點可彌補長寬比過小對快速性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平緩的斜剖線可使彎曲外板的加工工藝得到改善,V形的橫剖面有利於改善船的耐波性。尖底和深吃水相配合可有較好的適航性,受到橫向風吹襲時,抗橫漂能力也較強。由此可見,泉州灣宋代海船的船型設計是綜合考慮了穩性、快速性、耐波性和加工工藝等多種要求的。

相關概念

繪製縱剖線,可檢驗型線的三向光順性,如果縱剖線不光順,則需要修改水線和橫剖線。對於高速船和縱流型船,縱剖線的形狀對阻力性能影響甚大。

縱剖線是根據水線圖和橫剖線圖來繪製的。方法是:從橫剖型線圖上量取某縱剖線與各站橫剖線交點的高度值並移植到側視圖上:同時,從水線圖上找出該縱剖線與各水線及甲板邊線的交點,並將它們投射到側視圖的相應水線及甲板線上,然後將這兩組點(高度點和交點)連成一條曲線即得縱剖線。如該縱剖線不夠光順,一般可先檢查不光順處水線的光順性,因水線稍差一點,交點就會變動不少。然後,再檢查橫剖線的交點,並作局部修改,直至三個投影點吻合、曲線光順為止。用同樣方法繪製其餘縱剖線。

為了檢查船體曲度較大的舭部的縱向光順性,還要在側視圖上加繪斜剖線。如果斜剖線不光順,可修改時應站的舭部來加以淵整。最後,量取型值、編制型值表、標註尺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