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料畫臥冰求魚鼻煙壺
製造年代:
材料:
玻璃
規格:
高7.2厘米
收藏地:
私家
而直至1503年探險家們才發現印第安人吸聞鼻煙的習俗,並將鼻煙帶回歐洲,很快流行一時。鼻煙是在研磨極細的優質菸草中,摻入麝香等名貴藥材,並在密封蠟丸中陳化數年以至數十年而成的。十六世紀後,鼻煙通過歐洲、菲律賓、日本、朝鮮傳入中國東北地區,其隨時可吸聞的特點適應了那裡遊牧民族的生活要求,因此被廣泛接受,在當時蒙古人的社會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最初隨同鼻煙傳入中國的鼻煙壺均是玻璃製品,由於舶來品數量較少,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聰明的工匠用各式各樣的材料來製作精巧的鼻煙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達到鼎盛期,小小的掌中之物鼻煙壺成為清代各種工藝品製作與發展的縮影。乾嘉以後,鼻煙壺的製作與發展同其它工藝品一樣日趨衰落,但就在此時,玻璃內畫鼻煙壺脫穎而出,開始獨樹一幟,為晚清呆板單調的藝術領域增添了一絲勃勃生機,受到世界各地收藏家們的青睞。
清代中期,“京派”內畫在北京城內創立,許多著名內畫藝人產生,曾有民謠流傳:“登堂入室馬少宣,雅俗共賞葉仲三,陽春白雪周樂元,文武全才烏長安。”馬少宣(1867—1939),名光甲,字少宣,回族,其一生中繪製了大量的內畫鼻煙壺,許多優秀之作散見於世界各地,受到國內外收藏家的喜愛。其內畫鼻煙壺最鮮明的特點是書畫並茂、富有詩情畫意,常一面繪畫、一面題字,繪畫題材廣泛,山水、人物、花鳥無所不能,尤以肖像畫見長。
這一料畫臥冰求魚鼻煙壺為馬少宣1904年繪,依據中國傳統二十四孝故事中的“臥冰求魚”情節而作,內畫王祥臥冰,冰下兩條魚活潑生動,旁有三叢枯蘆,上以歐體楷書寫:“臥冰求魚。繼母天下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上水,一片臥冰摸。馬少宣。”款旁落橢圓白文“少宣”二字印。此件鼻煙壺畫工精緻,淡雅清新,實為馬少宣內畫鼻煙壺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