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砂海星

腕中線兩側的小柱體大,為四角形,排成縱行,且隨著身體的大小,每腕基部共有11-16行。 各小柱體的中央部有7-12或多到20餘個圓形的顆粒,周圍有12-30個細小的棘。 各側步帶板內側有3個大棘,其中一個溝棘彎曲且側扁;大棘外側有2-3個具;個瓣的叉棘,此外還有10-15個小棘。

簡介

種 名:斑砂海星
學 名:Luidia maculate Müller et Troschel

形態描述

腕數為7-9個,普通的是8個。最大個體的R達350毫米,R:r為8.5。反口面的小柱體較大而密擠,盤中央和腕中線的小柱體較小為多角形。腕中線兩側的小柱體大,為四角形,排成縱行,且隨著身體的大小,每腕基部共有11-16行。各小柱體的中央部有7-12或多到20餘個圓形的顆粒,周圍有12-30個細小的棘。
上緣板近乎方形,上邊的小柱體與鄰近的小柱體很難區別;各板上有1-2個叉棘。下緣板很大,占據口面的大部分,各板上有4個橫列的大棘,大棘間還夾些小棘;靠近各板的內、外緣也有很多小棘。
各側步帶板內側有3個大棘,其中一個溝棘彎曲且側扁;大棘外側有2-3個具;個瓣的叉棘,此外還有10-15個小棘。腹側板小、不明顯,數目普通是9-10個。
口板狹長、略彎曲,在它口面的一個隆起部上有10餘個排列不規則的大棘,在它口邊還有一個和步帶溝平行的隆起部,上具較小的棘7-10個。
生活在沙底,背面為黑色或橙紅色,普通是盤中央布滿黑斑,各腕上有5-7塊稍成同心圓排列的大黑斑。

分布

國內分布

為海南島和廣東的習見種。

國外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