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五代吳越文穆王前元 墓石刻星象圖是依“蓋天說”而繪製的“蓋圖”, 它類似於現今天文觀測使用的星座盤:觀測者坐北朝南(因我國位處於北半球, 長年見到的日月都出現於南方),仰天觀星, 以看起來似乎不動點(北極星附近)為 蓋頂 , 下方為南方,日月星辰將從“左”而右周期地“旋”轉運行。 到了漢代,出現了改進型的蓋圖,圖中有了三大小不等的同心圓:上規、內規、下規。 在上規內的星辰,一年四季不落地平,到夜晚即可看見,故上規內又稱之為“恆顯圈”。 內規表示“天赤道”,上規和下規間的中圈其上的星宿會陸續路經頭頂上空。在下規外的星辰, 終年在地平以下,常隱不現,故稱之為“恆隱圈”。恆顯圈和恆隱圈與中圈的距離相等。 這類星圖以五代吳越文穆王錢元 墓的石刻二十八星宿圖和蘇州石刻天文圖 為代表。五代吳越文穆王前元 墓石刻星象圖是公元 941 至 960年間建造,刻星象用陰紋勾刻,星和星之間用線聯接,刻工細緻,星象位置也相當準確。比蘇州石刻天文圖早了三百多年,同時,尺寸約比蘇州天文圖直徑大一倍。
文穆王
文穆王,名錢元瓘(公元887—941 年),初名傳瓘,宇明寶。武肅王錢鏐第七子。錢鏐病死後繼位。在位9年,因都城大火受驚發狂而死,終年55歲,葬於今浙江省蕭山縣龍山。
錢元瓘,隨父征戰,頗有戰功,曾任清海軍節度使,鎮東軍節度使。錢鏐於公元932年4月病死,他於同月繼位。向後唐稱臣,用南唐年號。
錢元瓘在位期間,國策大體遵循錢鑹時的祖制,但是,他大興土木,建設府署,比錢鏐還要奢侈,勞民傷財更加嚴重。
公元941年,都城杭州忽然發生大火,宮室府庫,財帛兵器統被燒毀。火起後,錢元瓘倉皇躲避,但是,他躲到哪裡,火就燒到哪裡。這很有可能是百姓恨他徭役繁重,故意縱火泄憤。他為此而受驚發狂,病倒,於9月24日病死。
錢元瓘死後史稱文穆王。錢元璀一生好儒學,喜歡招納文士,有詩千首,其中3百首編為《錦樓集》,曾在士人中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