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自然村

全村建有沼氣池的農戶6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2戶,完成“一池內三改”的農戶14戶。 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有291人,其中小學生有143人,中學生有148人。 村里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4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為911.84畝。

村情概況

文登村隸屬於牛街鄉牛街行政村,屬於壩區。位於鄉政府的西南邊距離村委會0.4公里,距離鄉政府0.5公里。國土面積2.19平方公里,海拔2113米,年平均氣溫13.5℃,年隆水量853毫米,適宜種植水稻、蠶豆、油菜、大蒜等農作 。有耕地1346.8畝,有林地1228.5畝。全村轄有6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53戶,有鄉村人口1480人,其中農業人口1480人,勞動力79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74人,2009年會村經濟收入910.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00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到2009年底,已實現五通即通電、水、路、電視、電話,村內無路燈。全村353戶已全部通自來水,沒有飲用井水的,沒有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的,353戶全部通電,有30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53戶(分別占總農戶數的100%、84.98%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3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10戶(分別占總農戶數的65.16%和31.16%)
我村到鄉政府的路已全部硬化,進村道路為水泥路和土路,村內各主幹道均已硬化為水泥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3公里,距離最近的農貿市場0.2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拖拉機10輛,機車10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的農戶6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2戶,完成“一池內三改”的農戶14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911.842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高穩產農田面積911.842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62畝。
村內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為主,其中有17戶居住磚混結構;有89戶居住木結構住房;有23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2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收入910.4萬元,其中種植業140.6收入萬元,占總收入的15.4%,畜牧業289.5收入萬元,占總收入的31.8%,第二、三產業收入為444.3萬元,占總收入的44.8%;其餘的林業、漁業收入以及外出打工收入的占總收入的4%。全村外出打工人數66人,其中61人在省內,1人在省外。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346.80畝(其中:田911.80畝,地435.00畝),人均耕地0.91畝,主要種植水稻 蠶豆等作物;擁有林地1,228.5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0畝,主要種植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96.50畝,其中養殖面積0.00畝;草地0.00畝;荒山荒地216.00畝,其他面積396.00畝。有等資源。

特色產業

我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和養殖業,產品主要銷售在縣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為430.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47.2%。日前我村正在發展大蒜種植業,計畫大力發展乳牛養殖業,力爭在“十一五”未使這兩項產業在我村形成一定的規模。

人口衛生

我村現有農戶353戶,共鄉村人口1530人,其中男性767人,女生763人,其中農業人口1480人,勞動力795人,村內以白族為主,其中白族1574人,傣族3人。
到2009年底,我村享受農村低保人員有2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就在村中心平時小病什麼的,看病很方便,距離衛生院0.7公里。由於人多地少的緣故,我村內人畜混居的農戶達到250戶,占總農戶數的70.82%。

文化教育

我村小學生就讀到文登國小和牛街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牛街初級中學。文登國小就在我村邊緣,牛街完小距離我村有0.7公里,距離牛街初級中學0.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有291人,其中小學生有143人,中學生有148人。
在村內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平時老人 、小孩到這兒玩耍,擺擺龍門陣什麼的,農閒時大家都受到此處休息娛樂。成立了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

村務公開

村里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4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為911.84畝。已基本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化開,公開項目有:村級財務收支情況,農村低保,民政救濟等。

發展重點

村里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1、是農業產品結構單一,經濟作物栽種面積較少,民眾增收難以增長;2、是水利設施落後,陳舊難以實現當前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需要;3、村民科技意識淡薄,在科技興農這方面還存在相當的問題。
針對以上的問題我村的發展思路就是要調結構,興科技,實現規模經營,增強支柱產業,促進農民增產增收。重點要增強乳牛養殖業,還有就是人多地少現象比較突出,要充分進行剩餘勞動力的技術培訓,積極組織剩餘勞動力到發達地區發展經濟。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在2006年的基礎上有較大的提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