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茅

文東茅

文東茅,1968生,男,湖南桃江人,北京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人物簡介

1986年考入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系讀本科,1990年獲教育學學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93年考入湖南師範大學高等教育學專業讀碩士研究生,師從我國著名教育家張楚廷教授,並成為張楚廷教授在教育學領域指導的第一位碩士生,1996年畢業獲教育學碩士學位。1996年考入北京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師從著名高等教育研究專家汪永銓教授,1999年獲教育學博士學位。曾任教北京科技大學,後回北京大學任教。

2002年晉升為副教授,2008年晉升為教授。2003年擔任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2009年開始擔任北京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主要研究領域

為教育制度、教育政策與教育管理,對高校招生與就業、教育民營化、民辦教育、教育均衡發展等領域的制度和政策有較專門的研究。曾主持“首都教育(高等教育)學科群建設”(2008-2010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四川災區兒童友好家園項目監測”(2008-2009)、教育部學生司委託“十二五期間大學生就業戰略研究”、嶺南基金會“中國研究型大學國際化研究”等多項重大課題,多次參與國家重大教育政策的研製工作。承擔研究生課程《教育導論》和《教育政策案例分析》等課程的教學;出版有專著《走向公共教育——教育民營化的超越》,主編或參編學術著作多部。2010年獲得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曾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美國東西方研究中心等機構訪學和交流。現任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秘書長,中國高教學會高等教育學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民辦教育協會高等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發表成果

一、著作

1、專著:《走向公共教育——教育民營化的超越》,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2、閔維方、文東茅等著《學術的力量——教育研究與政策制定》,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3、主編:《美好的大學時光——給大學新生的禮物》,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04。
4、副主編:《中國民辦教育的組織、制度與政策》,青年出版社,2004。
5、合著:《當代中國教育結構體系研究》(郝克明主編),廣東教育出版社,2001,撰寫約13萬字。
6、合著:《高等學校運行機制研究》(閔維方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撰寫約5萬字。
7、《探索教育變革:經濟學和管理政策的視角》(閔維方主編),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撰寫約1.2萬字。
8、《教育投入、資源配置與人力資本收益》(閔維方等著),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撰寫約1萬字。
9、合著:《2001-2003年中國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的分析與預測》(瞿振元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撰寫約6萬字。
10、合著:《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解讀》(顧明遠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撰寫約0.4萬字。
11、《中國民辦教育發展報告(2003-2009)》(陶西平、王佐書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撰寫約1.8萬字。
12、《改革開放30年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經驗專題研究》(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組編),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撰寫約3萬字。
13、《中國小“民辦公助”本學體制改革理論探討與實踐》(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編),主要撰稿人之一。
14、合譯:《學術責任》(唐納德.甘迺迪著),新華出版社,2002,翻譯約6萬字。

二、論文

1、文東茅、沈文欽:知識生產的模式Ⅱ與教育研究——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的案例分析[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0(04): 65-74.
2、文東茅、王友航: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的理論分析[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0(S1): 11-15.
3、 朱永新、文東茅等:新一輪教育改革和遠程開放教育的發展(一)[J].中國遠程教育,2010(04): 5-14.
4、 文東茅:招生改革需要勇氣和信心[N].人民日報,2010-11-18.
5、 陳昌貴、曾滿超、文東茅等:中國研究型大學國際化調查及評估指標構建[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9(04): 116-135.
6、文東茅、陸驕、王友航:出國學習還是校本國際化?——大學生國際化素質培養的戰略選擇[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9(01): 17-26.
7、文東茅:促進教育公平是政府的職責[J].理論視野,2008(07): 26-29.
8、文東茅:人本自由——張楚廷先生治學和為人之道[J].學園,2008(02): 14-17.
9、文東茅:轉制學校的合法性危機與重建[J].教育發展研究,2008(07): 31-34.
10、趙瀟、閻鳳橋、文東茅:北京市不同學科類型高校教師的工作特徵和態度的比較分析[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8(09): 30-35.
11、趙世奎、文東茅:三十年來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變革的回顧與現行制度的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08(08): 2-5.
12、陳苑、閻鳳橋、文東茅:北京市高校教師學緣關係與職業發展軌跡的調查與分析[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8(03): 83-96.
13、黃琳、文東茅:大學生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學業狀況比較[J].教育學術月刊,2008(02): 36-39.
14、鍾秋明、文東茅:高校畢業生就業地域失衡及其對策[J].求索,2007(09): 117-119.
15、文東茅:我國城市義務教育階段的擇校及其對弱勢群體的影響[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6(02): 12-23.
16、文東茅:我國高等教育機會、學業及就業的性別比較[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6(05): 16-21.
17、劉彥偉、文東茅:義務教育年限的國際比較[J].教育科學,2006(05): 16-20.
18、閔維方、丁小浩、文東茅:2005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的調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01): 31-38.
19、李鋒亮、侯龍龍、文東茅:父母教育背景對子女在高校中學習與社會活動的影響[J].社會,2006(01): 112-129.
20、文東茅:“獨立學院的形成與發展”,《2005年中國教育發展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3月版
21、文東茅:家庭背景對我國高等教育機會及畢業生就業的影響[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03): 58-63.
22、文東茅:我國高校擴招對畢業生就業影響的實證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04): 25-30.
23、汪韜、文東茅:高等學校土地置換研究——一個產權視角的案例分析[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01): 62-67.
24、文東茅:“談畢業生資源配置投資”,《中國大學生就業》2000年第6期。
25、文東茅:“論民辦教育公益性與可營利性的非矛盾性”,《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4年第1期。
26、文東茅:“以科學發展觀促進教育公平”,《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
27、文東茅:“誰在當美國大學校長”,《中國高教研究》2004年第5期。
28、文東茅、閆鳳橋:“美國教育專業博士的培養及其啟示”,《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
29、文東茅:“民間辦學的邏輯與政府政策選擇”,《中國教育管理評論2004》,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年2月。
30、文東茅:“論民辦學校的產權與控制權”,《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31、文東茅:“民辦學校合理回報方式分析”,《中國高教研究》2003年第3期
32、文東茅:“制度、信譽與畢業生違約”,《中國大學生就業》,2003年第4期
33、文東茅:“高校擴招與畢業生就業”,《中國大學生就業》,2003年第5期
34、文東茅:“置疑大學生就業之‘性別歧視’”,《中國大學生就業》2003年第6期
35、文東茅:“高等學校教育質量與畢業生就業”,《現代大學教育》2003年第2期
36、文東茅:“中美著名大學規模與結構的比較”,《中國高等教育》,2002年第6期
37、文東茅:“義務教育師資配置均衡化的政策選擇”,《教育論與實踐》,2001年第11期
38、文東茅:“高校畢業生資源配置‘市場失靈’的理論分析”,《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
39、文東茅、劉大立:“從經費收支狀況的比較看‘民辦公助’學校的發展”,《教育科學研究》2001年第11期。
40、文東茅:“戶口、教育不能承受之重”,《科學中國人》,2001年第11期。
41、文東茅:“畢業生資源配置對個人收益影響的初步研究”,《江蘇高教》2000年第4期。
42、文東茅:“高等教育規模擴展與畢業生就業”,《高教探索》2000年第4期
43、文東茅、藍勁松:“過度教育研究的方法、結論及其啟示”,《比較教育研究》2000年第7期。
44、文東茅: “高等教育結構調整與畢業生就業”,《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4期。

三、政策諮詢報告

1、“教育家成長的政策支持”諮詢報告,提交中國教育學會和教育部教師工作司,2012.
2、“少數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改革建議”,提交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2012
3、“區域高等教育機會公平政策分析”,提交國家教育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2011
4、“高校招生中對弱勢群體的傾斜政策分析”,提交國家教育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2011
5、“高校招生中政府的職責”分析報告,提交國家教育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2011
6、“高等學校考試招生改革調查分析報告”,提交國家教育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2011
7、“政府對私立教育財政資助的國際比較”,提交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起草小組,2010
8、“退役軍人教育資助政策研究”,提交財政部、教育部等,2009.
9、“獨立學院的發展與相關政策研究報告”,提交財政部,2004.

科研項目

制度變革與大學畢業生就業行為研究
高等學校的聲譽與大學畢業生就業

獲獎情況

2006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學術交流經歷

2004年8月至2005年8月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師學院做訪問學者;

給學生的話

找到自我,發展自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