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氣候
該村隸屬於勐阿鎮南朗河村民委員會,屬於半山區。位於勐阿鎮北邊,距離南朗河村委會6.00 公里,距離勐阿鎮6.00公里。國土面積1.45平方公里,年平均氣溫19.00 ℃,年降水量1,400.00毫米,適宜種植甘蔗等農作物。
自然資源
截止2007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254.00畝(其中:田167.00畝,地1,087.00畝),人均耕地5.01畝,主要種植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904.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1畝,主要種植香蕉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7.00畝,其中養殖面積7.00畝;其他面積7.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7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8戶通自來水,有6戶飲用井水,有5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86.21%)。
有58戶通電,有5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6.55%和96.5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0戶(分別占總數的96.55%和51.72%)。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06.00畝,有效灌溉率為8.45%,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5.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4 畝。
道路問題
進村道路為彈石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6.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6.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拖拉機38輛,機車51輛。
住房結構
該村到2007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5.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7.00萬元,占總收入的43.02%;畜牧業收入35.00萬元,占總收入的40.7%;漁業收入1.00萬元,占總收入的 1.16%;林業收入2.00萬元,占總收入的2.33%;第二、三產業收入10.00萬元,占總收入的11.63%;工資性收入1.00萬元,占總收入的1.16%。農民人均純收入1,760.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人(占勞動力的1.6%),在省內務工4人。
人口衛生
截止2007年底,該村有農戶58戶,有鄉村人口250人,其中男性129人,女性121人。其中農業人口250人,勞動力140人。該村以彝族為主,彝族150人,拉祜族10人。
衛生所
到2006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48人,參合率99.2%。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6公里,距離鎮衛生院6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建有2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沒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勐阿鎮完小,中學生就讀勐阿鎮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6.00公里,距離中學6.00公里。截止2007年底,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6 人,其中小學生30人,中學生16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7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288.58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11,600.00元(人均46.40元),一事一議籌勞500個(勞均4個)。2007年末集體總收入0.10萬元,有固定資產5.44萬元,集體有收益0.03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收入、支出、收益等。
雲南省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振太鄉文東村
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 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振太鄉,地處振太鄉東南邊,距振太鄉政府所在地4公里,到鄉道路為土 路,交通方便,距縣95公里。東鄰文怕,南鄰興隆,西鄰太和,北鄰文索。轄大河邊、大村、唐家等16個村民小組。至08年底有農戶378戶,有鄉村人口1478人,其中農業人口1478人,勞動力86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862人。
全村國土面積3.83平方公里,海拔 1,450.00 米,年平均氣溫 18.86 ℃,年降水量 1,136.00 毫米,適合種植稻穀、玉米、油菜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3,293.00 畝,人均耕地2.3畝,林地 2,456.00 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89.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90.00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 養殖業、林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293.00 畝(其中:田1,910.00 畝,地 1,383.00 畝),人均耕地 2.30 畝,主要種植 種植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 2,456.00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02.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07 畝,主要種植茶葉桔子等經濟林果。
基礎設施
截止008年底,該村已實現五通,無路燈。全村有363戶通自來水,有24戶飲用井水,有378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 %)。
有378戶通電,有2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 269 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5%和7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1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55戶(分別占總數的83%和67%)。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 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5.00 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5.00 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 5 輛,拖拉機14 輛,機車56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623.00 畝,有效灌溉率為100 %。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1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90戶;全村有13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4個自然村已通電;有 14個自然村已通路;有2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3個自然村已通電話;無路燈。有2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 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2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7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8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15萬元,占總收入的61%;畜牧業收入 25萬元,占總收入的1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756頭,肉牛19頭,肉羊25頭);第二、三產業收入29萬元,占總收入的15%;農民人均純收入1190.00 元,農民收入以養殖業、林業等為主。
人口衛生
該村至08年底有農戶378戶,共鄉村人口 1478 人,其中男性 740人,女性738人。其中農業人口 1478人,勞動力862人。該村以回族、彝族為主(是回族、彝族族混居地),其中回族20人彝族0人。到2008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10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88.6%;享受低保108人(人員名單附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 5.4 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距離鄉中學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45人,其中小學生94人,中學生51人。
人文地理
該村具有濃郁的民間藝術氣息,淳樸的風土人情,孕育了勤勞好客的文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