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宮[雲南省麗江古城區文昌宮]

文昌宮[雲南省麗江古城區文昌宮]

“文昌宮”是麗江古城內最大的廟宇公園。該宮位於古城大研鎮西部獅子山,宏偉壯麗、古樹蓊蔭、鳥語花香、風景秀麗。是眺望玉龍雪山,俯看古城的佳處。著名電視劇《一米陽光》就主要拍攝於該公園。

基本信息

簡介

麗江文昌宮麗江文昌宮
“文昌宮”始建於清雍正元年(1723年),至今已有二百八十多年的歷史。集道、儒、佛三教於一殿。歷史上每年二月初三在該宮由地方長官、鄉紳及讀書學子、社會名流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祈求地方文風昌盛、人才輩出、財源廣進、風調雨順。平素民間洞經會“談經班”在這裡進行道教科儀、齋醮(道教音樂)等法事活動。

文昌宮原是天上六星之總稱,一說在北斗魁前,一說在北斗之左。六星各有星名,稱上將、次將、貴相、司命、司中、司祿等。文昌封為帝君,應該是元仁宗時候的事。文昌帝君張亞子即蜀人張育,東晉寧康二年(374年)自稱蜀王,起義抗擊前秦苻堅時戰死。後人為紀念張育,即於梓潼郡七曲山建祠,尊奉其為雷澤龍王。後張育祠與同山之梓潼神亞子祠合稱,張育即傳稱張亞子。唐玄宗入蜀時,途經七曲山,有感於張亞子英烈,遂追封其為左丞相,重加祭祀。唐僖宗避亂入蜀時封張亞子為濟順王,並親解佩劍獻神。宋朝帝王也多有敕封,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敕封張亞子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於是梓潼神張亞子遂被稱為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除有抗擊戰死、忠主救民的功績外,《梓潼帝君化書》稱,母病疽重,乃為吮之,自割股肉烹而供,母病遂愈。文昌帝君是慈祥孝親的楷模。據說天帝命文昌帝君掌天曹桂籍文昌之事。凡世間之鄉舉里選,都歸文昌帝君管理。元明以後,科舉制度興盛,對於文昌帝君的奉祀也更加普遍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