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廟[甘肅省武威市文廟]

文廟[甘肅省武威市文廟]

武威文廟,也稱聖廟、孔廟,西北第一大孔廟,是為祭祀我國春秋時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而修建的廟宇。武威文廟位於武威市涼州城區東南部,坐北向南,由三部分組成,東為文昌宮,中為文廟,西屬涼州府儒學院。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198米,東西寬152米,占地面積30096平方米。整個建築布局對稱,結構嚴謹,是一組造型雄偉的宮闕式建築群,規模宏大,氣勢雄壯,明清之際被譽為“西北學宮之冠",是涼州文人墨客祭祀孔子的聖地,是目前西北地區建築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廟,屬全國三大孔廟之一。 武威文廟始建於明正統二至四年(公元1437—1439年),後經明成化和清順治、康熙、乾隆、道光及民國年間的重修擴建,逐漸形成一組布局完善的建築群,迄今已有500餘年的歷史。 1996年武威文廟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交通指南

地址:武威市涼州區文昌路
乘8、13、101、102路公交到達

簡介

牌匾 牌匾

武威文廟位於甘肅省武威市東區南隅,是一組造型雄偉的仿皇家宮闕建築群,院內古建築群保存完整,莊嚴雄偉,古柏參天,槐蔭蔽日,素有“隴右學宮之冠”之美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第三大孔廟建築群,國家4A級旅遊景區,甘肅省第二大歷史博物館。武威文廟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原由文面宮、孔廟、儒學院三組建築構成。保存文物4.4萬多件,其中以醫藥簡、禮儀簡、木雕、墓誌石刻為代表的漢唐文物,以木緣塔、木版畫、金碗為代表的西夏文物,以涼造新泉、西夏銀幣為代表的貨幣文物,以明清瓷器、牌匾、水陸畫為代表的明清文物等都是舉世聞名的珍品,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武威文廟坐北向南,總面積為15000多平方米,是甘肅境內規模最大,保存較好的祭祀孔子之地。廟內松柏參天,清幽恬靜,東西兩組古建築巍然屹立。

東以文昌詞為主,前有山門,後有崇聖祠,中為二門戲樓,左右有牛公祠、劉公祠。廟內蒼松古柏掩映,碑石林立,著名的如刻有回鶻文(即古代維吾爾族文)的高昌王世勛碑,刻有回紇文的西寧王忻都公神碑和西夏碑,尤以西夏碑為最珍貴,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之一。西以大成殿為主,前有伴池、狀元橋,後有尊經閣,中有靈星門、戟門,左右有名宦、鄉賢祠。大成殿欞格隔扇、腰華板、裙板等皆有簡單雕飾。是文廟的主殿,三寬三間,進深三間,重檐歇山頂,頂置九脊,鴟吻螭獸俱全,脊皆以纏枝蓮紋磚砌築。正脊中設橋形小珠。屋面盡覆琉璃筒板瓦。檐下為五鋪作雙抄雙平昂。柱頭、補間鋪作華麗,欞格隔扇、腰華板、裙板等皆有簡單雕飾。周圍繞以迴廊、高台基,大有莊重、肅穆、文雅之風韻。 其建築規模之“壯偉宏耀,為隴右學宮之冠”。

文廟[甘肅省武威市文廟] 文廟[甘肅省武威市文廟]

整個建築群可分為東中西三組。東部有山門、桂籍殿、崇聖祠等建築,總稱文昌宮;中部為文廟的核心部分,有泮池、狀元橋、欞星門、戟門、大成殿、尊經閣等建築;西部為儒學院。文廟內還藏有唐至清代石碑三十餘通,清至民國匾額數十塊。

歷史沿革

文廟[甘肅省武威市文廟] 文廟[甘肅省武威市文廟]

傳聞文廟是最早建於前涼或西夏時期,碑載復建於公元1437年-1439年(明正統二至四年)。 據有關史料記載,西夏在建國之初,即蕃學與漢學並舉。乾順時又下令特建“國學”,教授儒學,還設立“養賢務”,以供稟食,使儒學的地位進一步提高。至仁宗時,“國學”進一步擴大,人慶元年(公元1144年),他下令各州縣普遍設立學校,同時在皇宮內設立國小,時常親臨訓導;人慶二年(1145年),他摹仿中原制度,建立大漢太學,並親臨太學祭奠至聖先師孔子;人慶三年(1146年),他又追尊孔子為“文宣皇帝”,下令州郡修建殿宇巍峨的孔廟,儒學被西夏推上了更高的地位,並已成為西夏統治的主導思想。武威文廟就是在這個歷史背景下建立並開始有祭祀孔子活動的。“大夏開基,涼(武威)為輔郡。” 由於當時的西涼府(甘肅武威)是西夏的西邊屏障,它的地位與西夏首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同屬一個品級,所以,西夏王朝為了維護其統治秩序,必定要在西涼府大力推行已經確立的儒學治國政策,而要儘快普及儒學,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府內設立學校,修建孔廟。另據《涼州衛儒學記》載:“涼州,河西勝地,初當有學,然廢已久矣。” 李立祥先生在他撰寫的《武威文廟》(載於《中國文物報》)一文中也稱:文廟大成殿,建築粗獷,尚保留宋元遺風。

西夏亡國時,由於蒙古軍隊的大肆殺戮,西涼府內的諸多寺廟建築毀於兵災,武威文廟也難逃厄運,遭到了嚴重破壞。直到成吉思汗的子孫在中原確立統治地位後,被毀的武威文廟才逐漸被修復。

朱元璋世紀

明朝朱元璋雖曾身屬佛門,但他建立大明王朝後,卻轉向尊孔崇儒。據《涼州衛儒學記》載:“聖朝統一寰宇,自國都達於郡邑,皆建學立師,教育群秀,仁義禮樂之化,旁浹海隅檄塞。” 在明朝統治的二百多年間,曾有多位皇帝把修治孔廟作為尊孔崇儒的重要表現。明英宗正統二年(1437年)夏,由於受命於朝廷,又得到中央.地方官員的大力資助,武威文廟仿皇宮規制動工興建。《涼州衛儒學記》載:“今皇帝嗣位,特命行在兵部右侍郎徐君鎮守其地,睹將校子弟多明秀好學,而未設學舍以為講肄之所;遂以請於朝,得命,乃於農隙令軍士取材陶甓而經營之。” 到正統四年(1439年)這項歷時兩年的浩大工程竣工。建成後的武威文廟因建築規格升格,使祭孔的規格也得到了提升。每逢孔子誕辰時,皇帝都要派大臣或者委託地方官員在武威文廟舉行盛大的祭孔儀式。據成化六年的《重修涼州衛儒學記》載:“每來祀謁,則披視廟貌崢嶸,神光焯耀,巍然煥然,誠足以聳人之瞻仰也。向因邊蓄不給,二丁惟釋菜耳,而公廣詢博訪,得腴畸如於頃,歲斂子粒如於碩,置學倉收貯,以資祭用,綽綽餘裕。以患祭器不備,邊人不陶,喻忠雕木以代之,施以膠漆,加以珠采,至樽與爵則以銅為。然學也既廢而聿興,祭也昔無而今有,況皆精緻如式,偉麗莫比,匪徒可以冠諸生之學校,而實所以為千載之盛美也。” 可見,成化時期的武威文廟不僅得到了重修擴建,而且,祭拜孔子的活動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盛況。

清代壯觀

文廟[甘肅省武威市文廟] 文廟[甘肅省武威市文廟]

清代的武威文廟,歷經順治、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年間的重修,“其規模宏大,氣象雄壯,知非府縣所及”。 它的祭孔活動也更加隆重而盛大,尤其是乾隆年間的祭孔大典,對後世影響極其深遠。其儀式有開廟、祭孔巡遊、孔氏後裔家祭、官員致祭等,祭壇上拜訪牛羊豬祭品,香火繚繞。據《武威縣誌》記載,清初時,武威文廟有“祭器、樂器、舞器”,這些器具,有明代保留下來的,也有清初新添置的,器類有爵、樽、鼎、爐、盤、鼓、瑟等。至今,在武威市博物館仍保存有當年祭孔事使用過的樽、爐、瑟等遺物。

民國年間,在地方官員和一些有識之士的鼎力資助下,武威文廟的部分建築又得到恢復和修繕。但由於封建時代的結束,舊的祭孔規程有了重大改變,即由獻爵獻胙改為獻花圈;從跪拜改為鞠躬;由古典服裝改為長袍馬褂。祭祀的儀式每次也不完全一樣,常有變化。但在祭文的行文格式、內容上,與封建時代相差無多。

建國以後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省、市、縣曾多次撥專款對武威文廟進行維修保護,使武威文廟不僅成為中外遊客旅遊觀光的勝地,而且還成為武威人民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陣地。2002年8月21日至25日,在孔子誕辰2553周年前夕,武威市博物館特邀山東曲阜古樂舞團在武威文廟舉行首次大型仿古祭孔祀典暨樂舞表演,在社會上引起熱烈反響。2004年10月,武威市文化新聞出版局、武威市文物局組織市直有關文化單位負責人赴山東曲阜市考察學習,在充分借鑑曲阜孔廟祭孔大典經驗的基礎上,通過深入挖掘本地傳統“西涼樂舞”舞蹈藝術風格,於2005年7月創作編排了獨具武威特色的祭孔大典暨“孔子六樂舞”。與此同時,武威市博物館也積極籌措資金,多方蒐集有關資料,於8月初完成了文廟大成殿孔子塑像和“四配”、“十二哲”噴繪畫像木質神龕和木質牌位的製作,並在龕前擺設了酒爵、香鼎、香爐、饌盤稷、栗和羹、豬頭、羊頭、果、大燭、小燭等祭品,恢復了往昔大成殿內至聖的容貌,成為人們祭拜孔子的場所。

周邊建築

現東邊的文昌宮以桂籍殿為中心,前有山門、戲樓,後有崇聖祠,中為二門戲樓,左右有牛公祠、劉公祠。

文廟西以大成殿為主,前有伴池、狀元橋,

文廟[甘肅省武威市文廟] 文廟[甘肅省武威市文廟]

後有尊經閣,中有靈星門、戟門,左右有名宦、鄉賢祠。文廟原設有正門,面南而開,但最南端被一堵稱“萬仞宮牆”莊重穩健的影壁所隔,由於數百年來涼州一直未出狀元,所以開正門之事也就擱置至今。影壁兩側各開小門,朝東的叫“義路”,往西的稱“禮門”。由“義路”進入廟院,影壁北面是半月型的拌池。池上架一座石料拱橋,名“狀元橋”。欞星門是明正統時建築的一座木質牌橋,四柱三間,翹檐飛角。穿過欞星門,就可看到戟門,戟門兩側是鄉賢、名宦祠,為供養地方賢達和清官牌位的地方。戟門是大成殿近前的一道門,大成殿建在寬闊的石築台基上,雄偉而壯嚴,保留著明清建築風格,大有至聖至尊的氣派。大成殿欞格隔扇、腰華板、裙板等皆有簡單雕飾。

裙板等皆有簡單雕飾。周圍繞以迴廊、高台基,大有莊重、肅穆、文雅之風韻。殿內迎門原供奉著大成至聖先師孔於的畫像,旁立著孔子七十二弟子的牌位。大成殿之後的尊經閣,是兩層土木結構樓,重檐歇山頂,坐落在高達2米的磚包台基上,是武威現存最高大的古代重樓建築。閣周繞以迴廊木柵欄。頂部三重翹角上均懸有風鈴,清風徐來,鈴聲叮鐺,為沉寂的廟宇增添了些許生氣。大成殿東側的桂籍殿是供奉文昌帝君的。建築自成一組,為文昌宮。內有過殿,左右設耳房供道士居住。過殿之後,魁星閣與桂籍殿遙相呼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