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
平山文廟遵循中軸分明、左右對稱的建築格局。中軸建築自南向北依次是:萬仞宮牆、大門、金聲門、玉振門、欞星門、泮池、泮橋、神廚房、宰牲房、戟門、東西腰門、東西廡、大成殿、聖跡殿、敬一庭;左側建築自南向北依次是:東大門、戲樓、德侔天地、門坊、文昌宮、鄉賢祠、天桂書院等;右側建築為西大門、泮池、泮橋、明倫堂、名宦祠、尊經閣等。
大成殿內供奉著孔子和四配、十二哲,是文廟的主體建築,坐落在這個庭院的正中央。大成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懸山,看不到任何雕梁畫柱的痕跡,檐頭的斗拱、椽緣粗大、樸拙而簡潔,梁架基本保留著原木的形態。據了解這是元代的建築風格。
特點
歷史上文廟除了具備祭祀作用還兼備人才培養功能,左右東西學署都是學生上課學習的教室。據史料記載,平山文廟明清兩代培養了進士18人、舉人103人、副榜8人、貢生246人,知府、知州、知縣官員50餘人。“廟學合一”是文廟最顯著的特點。早年平山文廟建制沿用傳統的“左廟右學”,直到清末形成“中廟、右學、左書院”的格局,這種建制在中國實屬少見,只有上海嘉慶文廟才是此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