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講稿:八十年代作為方法

第一講 第一講 第一講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9月1日)
叢書名: 八十年代研究叢書
平裝: 389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301157541
條形碼: 9787301157541
商品尺寸: 22.8 x 15.2 x 1.8 cm
商品重量: 522 g

內容簡介

文學講稿:“八十年代”作為方法》內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文學史研究”探討“80年代文學”作為一個概念是如何生成的,它的歷史屬性以及對未來的影響;第二部分“文學思潮和批評研究”選取發生在80年代七個重要的思潮現象進行分析,勾勒80年代的歷史深層線條;第三部分“文學作品的文化研究”通過對五個重要文學文本的“重評”,描畫隱含在80年代細節處的文化和社會心理圖景。

目錄

前面的話
文學史研究
第一講 歷史重釋與“當代文學”
第二講 怎樣對“新時期文學”作歷史定位
第三講 文學史與80年代“主流文學”
第四講 重返80年代文學的若干問題
文學思潮和批評研究
第一講 一個被重構的“西方”——從“現代西方學術文庫”看80年代的知識立場
第二講 人道主義討論:一個未完成的文學預案
第三講 當代文學批評方式的轉移——從1981年《苦戀》風波中引出的一些問題
第四講 批評對立面的確立——我觀十年朦朧詩論爭
第五講 經典的構築和變動
第六講 80年代的現代派文學
第七講 第四次文代會與1979年的多重接受
文學作品的文化研究
第一講 革命文學的激活——王蒙創作自述與《布禮》之間的複雜纏繞
第二講 文學成規的建立——以《班主任》和《晚霞消失的時候》為討論對象
第三講 文學的緊張——《公開的情書》、《飛天》與80年代“主流批評”
第四講 如何“現代”?怎樣“尋根”?——重讀韓少功《爸爸爸》文本的一種嘗試
第五講 狂歡年代的“荒山之戀”——王安憶小說“三戀”與80年代社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