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與中國轉型

文化與中國轉型

《文化與中國轉型》是2012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作者是袁偉時。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文化與中國轉型文化與中國轉型

在中國的轉型過程中,中國傳統文化究竟扮演了何種角色?三綱五常是不是該全部丟掉?讀經熱、國學熱是否值得提倡?我們是不是還需要繼續學習西方的現代化?中國共產黨與普世價值的關係如何?政治改革應該從哪裡如何啟動?醫療、養老、教育,這“新三座大山”該如何搬走?砸日系車事件,該如何看待?

就上述牽動億萬國人的問題,著名學者袁偉時將一一展開敘述。潑辣的語言,一針見血的見解,鞭辟入裡的分析,袁老先生在嬉笑怒罵之間將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轉型的桎梏做了全面的探討,令人深受啟發。

作者簡介

袁偉時,男,漢族。1931年12月生,廣東興寧人。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近代中國。已結集出版的著作有《中國現代哲學史稿》、《晚清大變局中的思潮與人物》、《中國思想散論》、《路標與靈魂的拷問》、《告別中世紀——五四文獻選粹與解讀》、《近代中國論衡》、《中國的歷史教科書問題》、《大國之道》、《文化:中國與世界》、《昨天的中國》等。主編《現代與傳統叢書》、《荒原學術文叢》、《牛虻文叢》等。

自稱“歷史在哪裡扭曲,就要在哪裡突破”,他在《中國現代哲學史稿》的後記:“如果我們不願再做受譴責的一代,就必須面對嚴峻的現實,從百年的屈辱和挫折中充分汲取教益……學術與盲信勢同冰炭。因此,我的信念是:我只把我看到的歷史本來面目寫在紙上。”。

目錄

上篇:透視文化傳統

不能這樣糟蹋傳統文化!

——再評秋風的孔子觀

漫說百年孔子

——答《南方都市報》記者王晶

儒家是憲政主義嗎?

——簡評秋風的孔子論

中國傳統文化的冷思考

——2007年8月11日在長江商學院的報告

21世紀的兒孫應該傳承什麼?

——答《都市時報》記者吳亞順

“孝悌”尋根

——答《雲中往來》(ICON)記者問

孔子像亮相天安門的深度解讀

——答中國孔子基金會《儒風大家》雜誌

儒家的現代作用和知識分子的獨立性

袁偉時VS楊子云

“國學熱”中的幾個爭議問題

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的張力

袁偉時VS杜維明

請勿摧殘和忽悠少年兒童!

——2012年教師節騰訊大粵網訪談

中篇:追尋現代文化

當代思潮與社會變遷

——東莞圖書館講座

告別極左思潮

——答《新京報》記者王夢菁

啟蒙仍是這個時代的命題

——答《時代周報》記者李懷宇

人文精神仍須從根救起

——答《深圳商報》記者夏和順問

為清除思想三害敲邊鼓

——《晚清大變局》繁體字版跋

中國社會轉型的三大障礙

——2011年12月27、28日在鄭州“中原論道”論壇發言

自由主義與中國改革

——答陳壁生

下篇:轉型的路徑

把握歷史機遇,繼承高遠膽略,推進改革進程

保障公民權利是大國崛起的基礎

——答搜狐記者張學軍

不應迴避制度選擇,不應過度解讀

——答《亞洲周刊》記者張潔平

近代中國轉型之艱

——答《瞭望》周刊記者劉巍

社會公平和教育指導思想問題

——答《同舟共進》特約記者孫宏光

希望未來不再走彎路

——答《同舟共進》記者曾東萍

以世界公民的眼光審視一切!

營造先知先行者脫穎而出的制度環境

——與《深圳商報·文化廣場》主編張清談“敢為天下先”

中國向現代轉型最需要法治

——答《廣州日報》記者問

中國要選擇什麼價值觀

——答《南方人物周刊》記者黃廣明、林珊珊

剷除滋生暴民專制的沃土

—— 答鳳凰網歷史頻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