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文化望都系列叢書4:望都民俗文化》記載瞭望都民間風俗的創造與傳承,包括婚喪嫁娶風俗、生產生活風俗、歲時節日風俗及流傳下來的方言土語。基本全面的概括瞭望都的風土人情。記載瞭望都民間風俗的創造與傳承,包括婚喪嫁娶風俗、生產生活風俗、歲時節日風俗及流傳下來的方言土語。基本全面的概括瞭望都的風土人情。
作者簡介
李田光,1945年生於望都縣許莊。中共黨員,大專文化。原望都縣廣播電視局工程師,河北省民俗文化協會理事。退休後熱心望都民俗文化,曾編寫《望都土語彙集》、《許莊人物錄》、《望都縣五言雜字註解》等。
圖書目錄
人文望都的寫照(總序)
序
前言
一婚嫁
一議婚
二過帖
三相親
四訂婚
五登記
六擇期
七新房
八催妝
九送妝
十籌備
十一迎娶
十二婚禮
十三婚宴
十四洞房
十五出嫁
十六回門
十七蜜月
十八會親家
十九謝媒人
二十宴請新人
二十一形形色色的婚配
1.入贅
2.續弦
3.續親
4.改嫁
5.錯房婚
6.募角婚
7.復婚
8.走婚
9.娃娃親
10.近親婚
11.換親與轉親
12.買賣婚姻
13.帶肚婚
14.帶犢婚
15.冥婚
二生育
一懷孕
二分娩l
三月子
四賀喜
五昔日的重男輕女
六嬰幼兒哺育
三壽誕
一周歲
二青少年過生日
三中年人的生日
四老年人慶壽
1.五十歲、六十歲壽辰
2.七十歲、八十歲大壽
3.耄耋之年與期頤
四喪葬
一初終
1.裝襄
2.叫魂
3.移屍=
4.哭街
二報喪
三停F'
1.J、I殮
2.靈堂
3.停靈
4.陰陽先生
四弔唁
五戴孝l
六守靈
1.照亡
2.唱戲
3.刨墳
4.火化
5.吃伙飯
七裝殮
1.棺材
2.打整
3.拜靈
4.入殮
八出殯
1.出殯前的準備
2.摔香盆
3.送殯
4.擺路祭
5.女婿拜壙
九葬埋
1.下葬
2.圓墳
3.謝孝
4.說墳
十居喪
1.燒七紙
2.守孝
3.立碑
十一上墳燒紙
五節日
一番邙?106
1掃房
2.置年貨
3.貼對聯
4.貼年畫
5.掛街燈
6.祭祀
7.守歲
8.起五更
9.拜年
10.迎喜神
11.走親
12.破五
二元宵節
三二月二
四清明節
五四月二十八,2
六五月單五
七七月十五
八中秋節
九重陽節
十寒衣節
十一臘八節
十二祭灶節
十三冬至、夏至和打春
十四法定節日
十五西方節日
六家庭
一家族
二家譜
三家庭
四過繼
五相處
六親戚
七日常禮俗
一問候
二待客
三交往
八衣食住行
一服飾
1.衣服
2.鞋帽
3.髮型首飾
二飲食
1.餐制
2.主食
3.特色食品
4.風味小吃
5.菜餚
6.飲料
7.調料
8.就餐習慣
三居住
1選址
2.格局
3.建房
4.喬遷
四出行
九生活習俗
一衛生
1.吃水
2.廁所
3.盥洗
4.洗澡
5.洗衣
二燒柴
三越冬]90
四度夏
五用品用具
1.鐘錶
2.虹具
3.炊具
4.餐具
5.坐具
6雨具
7.其他
8.舊時的度量衡
六菸酒茶
1.吸菸
2.喝酒
3.飲茶
七俗信與禁忌
十生產活動
一種植業]0
1.糧食作物
2.經濟作物
3.果樹
4.蔬菜
5.二十四節氣與氣候農時
二養殖業
1家畜
2.家禽
3.其他家養動物
三家庭副業]
1.紡織
2.編織
3.其他
四生產工具
1.車
2.汲水工具
3.農具
4.拾糞及打井、打坯、挖地窖
五、農業的機械化進程
十一集市貿易
一開業
二集貿
1.縣城商貿
2.集市
3.廟會
4.經紀
三商幌
四市聲
五集貿俗語、諺語、慣用語
十二民間文藝
一戲劇
二曲藝
三花會'7
十三民間工藝
一剪紙
二刺繡
三割花
四紮紙
五草編
六麵塑
七糖塑
八泥塑l
九工藝字畫
十棉絮貼上書法
十四教育逸聞
一學生年齡參差不齊
二學制與課程設定
三毛筆字與石筆石板
四步行與帶乾糧
五文體活動
六勤工儉學中的小故事
十五休閒
一話說休閒
二休閒種種
1.打撲克
2.打麻將
3.下棋
4.養花
5.養魚
6.釣魚
7.養鳥
8.養羅居兒
9.放風箏
10.上網
11.進歌舞廳
12.健身
13.旅遊
三嗜好
1.撈魚
2.捕鳥
3.放鷹
4.打兔子
5.逮黃鼬
四遊戲
十六方言土語
一方言
1.字調的四聲
2.尖團音
3.異讀的字
4.某些助詞的異讀
5.兒化韻
6.方言分區
二土語
1.淺說望都土語
2.土語辭彙
後記
序言
人文望都的寫照(總序)
望都縣歷史兩千多年,文化底蘊豐厚。從慶都邑到慶都縣再而望都縣,幾易其名,無不與誕生於此的一位中華民族偉大母親的名字——慶都有關,此後列位帝王的詔封、拜謁活動和民間創造、傳承,由此而積累的文化遺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堯母文化、辣椒文化和孫氏(太極)武學文化,構成望都三大文化名片。
由“堯母文化”、“辣椒文化”和“孫氏(太極)武學文化”構成的望都文化,是傳統文化、產業文化和養生(健身)文化的有機結合,濃縮著望都縣域文化精華,彰顯著望都人文精神。千百年來,文化創作對於這種人文精神的傳承與弘揚起著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從而使得堯母文化根深葉茂,也使得辣都文化碩果豐實,更為孫氏武學的發揚光大奠定了人文基礎。
縣域文化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她的傳承、繁榮與發展,蘊於當地的民風民俗和文化理念,經過文學創造和民間文化活動,張揚出一種經過時光沉澱後的人文精神,於是誕生了地方獨特劇種——望都新穎調,哺育出集武學大成於一體的孫祿堂武學思想,成長起一批又一批文人志士。在當前全國上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春天裡,望都縣高度重視縣域傳統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傳承,本身就體現了對文化發展的高度自覺與自信,體現了對培育人文精神、建設人文望都的重視。尤其是縣委宣傳部和文聯的同志們,置身於望都這片文化氣息濃郁的沃土,以時不我待的歷史責任感和緊迫感,企業文化人力資源編輯出版這套《文化望都系列叢書》,把這份從容融於對堯母精神的世代相傳和民間文化的不斷創造,更體現了對望都人文精神的珍視、傳承和發揚光大。相信這套叢書的整理出版,必將為望都優秀歷史文化的傳承、發揚和光大,對於建設現代文明新望都必將起著重要推動作用。
中共保定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李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