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哲學:認識與評價

三、神話認識的結構 二、科學認識的理性 三、科學認識的情感

基本信息:

出版社: 武漢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月1日)
叢書名: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青年名家文庫
平裝: 542頁
正文語種: 漢語
開本: 16
ISBN: 9787307073401
條形碼: 9787307073401
產品尺寸及重量: 23 x 15.8 x 2.6 cm ; 748 g
ASIN: B003CWQ282

內容簡介:

《文化哲學:認識與評價》是一部文化哲學的認識論專著。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人類認識結構與文化》,著重論述文化哲學認識論的性質和特點,並以人的思維的創造性為主題,探討認識活動的文化意義,揭示人類認識發生、發展的內在規律。
《文化哲學:認識與評價》提出,文化哲學的認識論本質上是以人的文化創造活動為本性的哲學的認識論;其認識的結構是由文化心理活動、建構邏輯格的活動和經驗認識活動構成的立體交叉的活動系統;這三種活動各有其他特點和功用,又相互聯繫,共同構造了人的文化創造活動的內在機制,決定著人的思維的創造性和無限開放性。下篇:《生存與評價》,從人的生存入手研究評價問題,分析認識論與本體論的關係,在此基礎上區分了“狹義認識論(即知識論)和廣義認識論”,並把評價的研究定位於廣義認識論上,分別論述了評價認識的本體論基礎、評價認識的思維基礎、評價認識的形式;以對偶然性的本體意義的發發打通了認識論與本體論之間的關係,以對微觀思維方式的探討揭示了哲學與當代科學之間的內容一致性,以對規範的研究建構起認知、評價與實踐相聯繫、認識與批判相一致的開放的認識系統,從而證明,認識的開放性不是由科學的必然世界構築起來的,而是由人的生活的偶然世界創造出來的;它是理性的,又是客觀的。這就表達了全書的主體思想;文化哲學的認識論是關於人的生活世界的認識論,這種認識論超越了傳統的知識論的認識論模式,是哲學通達生活世界的本體的最重要一環。

文章目錄:

第一章 科學的認識論與哲學的認識論
第一節 思維方式與認識論
一、什麼是思維方式
二、思維方式成為認識論研究的對象
三、研究思維方式的兩種認識論形式
四、哲學的兩次大分化
第二節 近代理性主義哲學的困境
一、理性與第一原理和原因
二、理性與經驗
三、理性與主體精神
第三節 科學認識論
一、“拒斥形上學”
二、科學認識論的心理學化
三、科學認識論的悖論
第四節 哲學認識論
一、解釋學的哲學認識論
二、價值學的哲學認識論
三、現象學的哲學認識論
四、熊十力的哲學認識論
第五節 列寧的啟示
一、列寧對科學與哲學關係的論述
二、列寧對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思考
第二章 人的本質與人類認識結構
第一節 人的本質與人類認識的本性
一、從自然的人到文化的人
二、現實的人與理想的人
三、實體的人與功能的人
第二節 人類認識結構概述
一、人類認識結構定義的說明
二、人類認識結構要素的說明
第三章 活動與文化認知場
第一節 文化認知場與認識主體
一、什麼是文化認知場
二、文化·自由·能動性
三、活動與文化認知場的形成
第二節 活動的結構
一、活動結構的兩個層次
二、活動的一般結構
三、評《軀體的智慧》
第三節 活動的功能
一、一般結構的功能
二、理性的批判與情感的啟發
三、功能·結構·文化認知場
第四章 活動與認識諸形式
第一節 宗教認識形式
一、宗教認識與神話認識
二、宗教的理性和情感
三、宗教能夠消亡嗎
第二節 神話認識形式
一、神話認識與原始思維
二、神話認識的本質
三、神話認識的結構
四、現代神話
第三節 科學認識形式
一、科學認識活動的特點
二、科學認識的理性
三、科學認識的情感
第四節 藝術認識形式
一、藝術的創造品
二、藝術的創造方式
三、藝術的認識方法
第五節 哲學與文化統
第五章 符號與邏輯的格
第一節 什麼是邏輯的格
一、符號與文化
二、符號·文化模式·邏輯的格
第二節 邏輯格的同一性
一、邏輯格的共時性與歷時性
二、不同邏輯格的相互作用
第三節 邏輯格的歷史生成
一、自然符號與人工符號
二、人工符號的形成
三、人工符號的對象化
第四節 邏輯的格與認識的客觀性
一、認識客觀性的規定
二、認識的客觀性與經驗
第六章 經驗與人類認識的發展
第一節 經驗認識的特徵
一、經驗的結構
二、經驗的特徵
三、經驗認識的文化特徵
第二節 經驗的文化認識基礎
一、感覺的性質
二、知覺的空間與時間
三、言語與符號
第三節 經驗與認識的開放性
一、經驗認識——活的歷史
二、經驗認識與主體的創造性
結語 人的認識與人的自由
附錄 認識方法與認識模型的變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