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數學情境是指數學教學中常見的一種場景,它有利於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學生思維的具體性之間的矛盾。具體做法有:1. 生活展現數學惰境 即把學生帶入社會,帶入大自然,從生活中選取某一典型數學場景,作為學生觀察的客體,並以教師語言的描繪,鮮明地展現在學生眼前。2.實物演示數學情境 即以實物為中心,略設必要背景,構成一個整體,以演示某一特定數學情境。3.圖畫再現數學情境 圖畫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圖畫再現數學情境,實際上就是把數學內容形象化。數學插圖、特意繪製的掛圖、剪貼畫、簡筆畫等都可以用來再現數學情境。4.語言描述數學情境。
數學情景與數學問題
新數學知識的獲得以數學問題的提出為基礎,這是為數學的產生與發展的歷程所證明的客觀事實。希爾伯特提出“數學問題是數學的靈魂”。正是他在1900年指出的23個數學問題指導著20世紀數學的發展。數學發展史中的平行公理問題、尺規作圖問題、哥尼斯堡七橋問題、四色問題、費爾馬問題、四元素問題等等都清楚地表明提出數學問題的巨大價值,及隨之進行的解決數學問題的重要作用。愛因斯坦明確表示“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有意義。”可以說,沒有數學問題的提出就沒有數學問題的解決,就沒有數學科學的發展。
汪秉彝等於2000年在中國貴州地區開展了“設定數學情境—提出數學問題”教學的實驗工作,現在已擴展到四川、雲南、重慶等地區的一百餘所中國小、三百多個實驗班。2001年5月出版了教學指導書《數學情境與數學問題》(中國小各一冊)。
2002年5月出版了實驗探究工作的初步成果集《中國小“數學情境與提出問題”教學探究》。在“設定數學情境—提出數學問題”教學探究中,我們提倡運用“設定數學情境—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注重數學套用”的基本教學模式;使用以啟發式為核心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採取以探究式為中心的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希望“把沒有問題的學生教成有問題”,使學生形成質疑提問的習慣。
參考文獻
[1]呂傳漢,汪秉彝.中國小“數學情境—提出問題”教學探究[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