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農民

農村網民規模達到了近1億人,農村信息化水平逐漸加強,對於網際網路信息的利用,主要集中在查找農資信息,農產品供求等方面,另外農村移動上網的人群正迅速增加,這與目前農村寬頻網路水平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有密切聯繫,許多年輕農村網民已經開始利用手機進行無線上網,有效地縮小了與城市信息化水平的差距。

用電腦鍵盤取代鐮刀鋤頭,這是一場深刻的農業革命,也是中國現代農業的必然發展方向。農民只要在電腦前點點滑鼠,管理系統會自動完成澆水、施肥、除蟲等生產步驟——用電腦“遙控”管理農田,一個人管理一個農場,這在一些已開發國家里並不稀罕。慈谿市周巷鎮新繆路村農民的新變化告訴我們,“數字農民”在我國也不再是夢想,普及“數字農民”值得期待。
農民科學文化素質問題是當前農業發展的重要瓶頸。一項調查統計結果顯示,目前我國農村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滿7年,全國4.9億農村勞動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國中的占49%,國小及國小以下的占38%,其中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還占7個百分點。農民大多數還是沿用傳統辦法從事農業生產,多數農民對標準化種養技術掌握套用能力低。
事實上,農民科技文化素質較低直接阻礙著農村生產力的發展,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與已開發國家和地區相比,差距十分懸殊。在已開發國家,農業科技成果在生產中的套用率為70-80%,而我國農業科技成果套用率僅為30%左右,真正形成規模的不到20%;已開發國家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比在2.0-3.7:1,而我國只有0.6:1;已開發國家農產品加工程度達到80%以上,而我國只有45%。
顯然,目前中國農村的貧困,貧在教育,困在知識,建設新農村迫在眉睫的事情是致力培訓農民,提高農民的素質。以農民科技知識的增長,帶動思想觀念的更新,促進發家致富能力的增強,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隊伍,這是建設新農村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當然,提高農民素質培訓是個系統工程,也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要防止盲目效仿,搞大呼隆,必須從實際出發,立足現有條件,依託農業生產實踐,建立和完善多形式、多層次的農民培訓體系,通過加強農村基礎教育、發揮回鄉中學畢業生作用、充分利用遠程教育手段、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強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豐富農村科普工作等渠道,對農民進行多門類、多技能的教育培訓,保證農民具備吸收和運用先進技術發展農業的能力,掌握髮家致富的“金鑰匙”。
全力提高農民素質,讓他們的腦袋“富”起來,現代農業方能可望可及。
沒有農民的數位化,就沒有農村的數位化,“數字農村”呼喚“數字農民”。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時代背景下,加快農村信息資源開發,推進農村信息技術運用,有利於拓寬農民信息渠道,提升農民民眾素質,暢通農民致富門路,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如今,網路“村村通”寬頻“戶戶有”等工程項目的建設,有力打造了“數字農村”新天地,“數字農民”足不出戶也可以發財致富,從而打破了過去信息不暢制約農民發家致富的瓶頸,各地新農村邁步走向“數字農民”新時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