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妃[明神宗李敬妃]

李敬妃(?---1597),明神宗之妃,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十月生皇六子朱常潤,十一月冊封敬妃。

生平事跡

她是明神宗萬曆皇帝寵遇僅次於鄭貴妃的妃子。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三月十日,生下皇七子朱常瀛,同月二十一日薨,追封皇貴妃,謚恭順榮莊端靖(《國榷》《明神宗實錄》記載諡號為“恭順榮莊端靖”,《萬曆起居注》記載為“恭順榮莊端靜”)。

明神宗很是悲痛,曉諭群臣,想讓她葬入自己定陵地宮之右穴,以便在死後繼續陪伴自己。(《萬曆起居注》萬曆二十五年三月二十九日條:......口傳聖諭:“皇貴妃李氏伺候敬謹,誕生皇子,準葬於壽宮右穴,內閣議擬里看此”)。

但大臣們反對,認為李氏並非皇后,雖生育兩位皇子,但皆非太子,按祖制不能陪葬定陵地宮,神宗遂做罷。後在明十三陵定陵之南、萬貴妃墓之右,悼陵之左的銀泉山擇得一處風水寶地,將她安葬,即“神宗四妃墓”。葬儀和當年明世宗的沈皇貴妃平級。

李敬妃去世後,所生的兩個年幼兒子交由明神宗的嫡妻王皇后(孝端皇后)撫養。

死因成迷

《明史》記載她是因為生育而病死的,但著名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輯的《明史稿》,卻說: 始貴妃李氏寵亞於鄭氏,鄭氏因其疾,使御藥房內監張明縱藥陰殺之

《酌中志》卷22也記載: 神廟貴妃李娘娘有疾,鄭娘娘名下太監張明,醫治不效薨逝。神廟極為悲悼,喪禮從厚。所生兩皇子,派與中宮王老娘娘為慈母,共育鹹福宮。彼時積言有如淳如衍 之事,自此鄭娘娘無有與分寵者矣。

(文中的 淳如衍,即指西漢女醫官淳于衍,其受權臣霍光之妻的指使、借漢宣帝皇后許平君生育得病之時在藥中做手腳而將許皇后暗害而死)。

《酌中志》的作者劉若愚,是明朝萬曆、天啟年間頗有地位的太監之一,他在深宮生活了幾十年,知道許多外臣難以知道的深宮秘事。因此《酌中志》中所記載的事情歷來被認為可信度較高。而李敬妃病死的情形,與後來明光宗在“紅丸案”中病死的情形驚人的相似:兩次“病死”事件中,都有鄭貴妃的心腹人物出現,都是由她推薦的人醫治或獻藥,最終導致病人迅速死亡的。由此看來,李敬妃很可能是因為受萬曆皇帝寵愛,妨礙了鄭貴妃後宮專寵的地位,被鄭貴妃“陰殺”的。

當然,這種說法需要更進一步的史料來支持。這裡將相關史料錄入上來,以備參考。

史料記載

《明神宗實錄》

萬曆二十二年十月

○庚午亥時 皇第六子生

萬曆二十二年十一月

○戊寅冊封端女□賓周氏為端妃李氏為敬妃

○癸丑以冊封端妃敬妃視寫冊禮成各頒賜輔臣銀幣封鈔及中書官有差

萬曆二十五年三月

○庚子 皇第七子生

○ 敬妃李氏薨逝傳旨封為 皇貴妃禮儀照 世廟皇貴妃沈氏例行營葬吉地禮部請遣官於天壽山悼靈左右相擇 上命禮部尚書范謙欽天監監正張應侯往

萬曆二十五年四月

○以題寫 恭順榮莊端靖皇貴妃銘旌賜輔臣位一貫銀各二十兩紵絲二表里及中書官馬繼文等有差又以恭視寫香冊文賜二輔各銀二十兩紵絲一表里及中書官湯應龍廿□寺有差

萬曆二十五年七月

○辛丑以寫篆 恭順榮莊端靜皇貴妃壙志賜二輔臣各銀十兩鈔二千貫及中書官孫說廿□寺六員有差

○乙卯大學士趙志皋廿□寺奏言自 恭順榮莊端靜皇貴妃薨逝暫免日講講章今發引事畢請接續撰進不報

萬曆三十九年九月

○壬子大學士葉向高言外間喧傳 皇妃王氏薨逝宮禁事密臣不及知經今四日未見傳諭臣備員密勿不敢不請如以禮節未定有所遲回則會典開載 皇貴妃喪禮甚明且近有皇貴妃李氏例可行惟 皇太子與母妃則我朝前次未有所當敕下禮部斟酌上請者也

《明史》 卷一百二十 列傳第八 諸王五

李貴妃生惠王常潤、桂王常瀛。

《酌中志》卷22

神廟貴妃李娘娘有疾,鄭娘娘名下太監張明,醫治不效薨逝。神廟極為悲悼,喪禮從厚。所生兩皇子,派與中宮王老娘娘為慈母,共育鹹福宮。彼時積言有如淳如衍之事,自此鄭娘娘無有與分寵者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