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際經>輯校》內容簡介:《太玄真一本際經》簡稱《本際》、《本際經》。唐則天武后大興佛教,故玄嶷離教入佛,援助宣教度僧。平時對人示說道家仙法之非道虛誕,又著書詳細論之。作《甄正論》三卷,云:“至如《本際》五卷,乃是隋道士劉進喜造,道士李仲卿續成十卷。”已達到佛優道後的目的。
背景介紹
“重玄”,語出《道德經》第一章“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重玄學”是中國思想史上一股重要的哲學思潮。
“重玄”思潮在兩晉隋唐時期影響非常大的。她是一種純哲學思辯,兩晉隋唐的“重玄”思想孕育於先秦老莊道家思想,由西晉末年的玄學家郭象在其《莊子注》中第一次提出這種思想的“雙遣”、“三翻”的典型表述,從而形成以“雙遣”、“三翻”為特徵的重玄理論,並非受佛教影響而形成,而是為佛學理論所吸收,同時也為道教義理所攝取,因而不能謀求把它歸屬於某一家某一派。重玄派這個派別的名稱不見於道書,它的成員之間也沒有宗教教派意義上的傳承關係,只是歷史上曾出現過許多以“重玄”思想來發揮老莊之說的道士,後人便將這些思想相近的道士們劃歸為“重玄派”的範圍。
,作出過自己的貢獻。諸者的合流,促成了隋代道教重玄派的成立,隋代重玄派是諸者的全體。重玄太玄派、隨著《妙真經》、《太玄經》、《自然經》、《正一經》、《玄門大義》等諸多太玄部重要經典的失傳與孟智周、藏玄靖、韋處玄等等學者的著作亡佚,只剩下《道德經》、《西升經》、《太清金液神丹經》、《道德義淵》和《西升經集注》、《雲笈七籤》引有眾學者的思想;重玄靈寶派的經典多以元始天尊為首,其經典有晉魏時期的《無上內秘真藏經》、《海空經》、《本際經》其書多為編纂,雷同處甚多。另有晉魏時期所作的《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太上老君內觀經》、《升玄經》等經,不知何派所作,據其內容因跟天師道關係甚大。
書籍概括
《本際經》十卷,玄嶷《甄正論》(卷下)雲,“至如《本際》五卷,乃是隋道士劉進喜造,道士李仲卿續成十卷”。①《本際經》在唐代甚為流行,然玄嶷“劉進喜造”之語,堪為謬說。有大量中外學者通過對本世紀以來《本際經》的研究情況的考察,統計《本際經》有異稱十三種之多,為太玄真一本際經,太玄真一本際妙經,太玄空一本際妙經,太玄本際微妙經,元始洞真決疑經,天師請問經,太上決疑經,元始洞真決疑經,天師請問經,太上洞極勝無等道集經,太上洞玄靈寶開演秘密藏經,太上開演秘密藏經,太上道本通微妙經,太上道本通微妙經,太上妙本通微妙經。②從中可分為以真一或空一本際為題,以決疑為題,以秘密為題,以妙本通微為題四大類。而《本際經》若為個人創作的著作,斷不致有如此之多的異稱。再者,今以鐮田茂雄輯本(見《道藏內佛教思想資料集成》),考諸隋代之前的道教經論,雷同處甚多。若為個人創作,當有所增飾,不至全盤照搬。又一,劉進喜為注《老》名家,注《老》文體,與《本際經》根本不類,出自一人之手幾不可能。可知其為編纂而非造作。至如秋月觀哄以為由於初唐時期佛道之爭的白熱化,道教為了挽回理論上的劣勢,“剽竊佛典,編寫了最高理論經典《太上真一本際經》和《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經》”①的推論,恐怕該有所修正了。
成書過程
關於《太玄真一本際經》的作者和成書經過,武周時叛道入佛的釋玄嶷作《甄正論》云: 至如《本際》五卷,乃是隋道士劉進喜造,道士李仲卿續成 十卷①。
由於道教方面文獻記載被毀,一般學者都據此認為,十卷本的《本際經》是由隋代道士劉進喜和唐初道士李仲卿各作出五卷,分兩個階段形成的②。但對釋玄嶷這段話的理解也有不同意見,如山田俊認為:《本際經》不應是劉、李二人之作,而是出於眾手,故釋玄嶷關於《本際經》作者的話,不可盡信③。因為劉、李二人只是將其各種當時已有的道經資源統編而成《本際經》,故《本際經》並不一定完全是這兩個人道教思想的直接和完整的體現。
圖書目錄
凡 例
前 言
太玄真一本際經卷第一護國品
太玄真一本際經卷第二付咽品
太玄真一本際經卷第三聖行品
太玄真一本際經卷第四道性品
太玄真一本際經卷第五證實品
太玄真一本際經卷第六淨土品
太玄真一本際經卷第七譬喻品
太玄真一本際經卷第八最勝品
太玄真一本際經卷第九秘密藏品
太玄真一本際經卷第十
附錄一:伯三○二七號《本際經疏》
附錄二:伯二三六一號《本際經疏》
附錄三:《太玄真一三善行法發願經》
附錄四:伯二四六七號《諸經要略妙義》
徵引文獻
參考文獻
後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