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寫本漢字論考

內容介紹

《敦煌寫本漢字論考》上編為述論,介紹敦煌漢文寫本的研究價值及書寫形式,論述俗字流行的原因,辨析俗字概念,分析俗字產生的方式,還輯錄一批武周新字的手寫字形,研究其特殊性和正俗特性。下編為字形考辨,就千餘個敦煌寫本中選擇二百多個字作研究重點。以楷體為主,引用、考辨字形真跡七百個,考證和辨析了百餘個,糾正了一批俗字、訛字的識讀錯誤。對一批常見字的特殊字形和疑難字形,則依據新材料得出新結論。通過對同時期字形數據的橫向排列,上溯魏晉、乃至《說文》小篆,縱向考察其演變軌跡,以描寫漢字的實際使用情況。

作者介紹

趙紅,甘肅蘭州人。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典文獻專業文學博士。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敦煌吐魯番語言文字學及敦煌吐魯番文獻整理。在《語言研究》、《敦煌研究》、《西域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吐魯番出土文書俗字典”,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敦煌俗字典”和“敦煌大字典”的研究工作。

作品目錄

《語言科技文庫》總序序上編 敦煌寫本漢字述論1、緒論 1.1敦煌漢文寫本的價值 1.2研究範圍和內容 1.3研究步驟及原則 1.4尚未解決的問題及研究展望2、敦煌寫本書寫形式 2.1書寫的紙張和形制 2.2書寫的工具 2.3書寫人3、敦煌寫本漢字研究現狀概述 3.1敦煌寫本俗字理論研究概述 3.2俗字輯錄考釋研究概述 3.3涉及俗字研究的其他語言學研究論著4、敦煌漢文寫本俗字 4.1俗字與正字 4.1.1俗字和正字 4.1.2正俗字的判定標準 4.1.3俗字概念辨析 4.2敦煌俗字産生及流行的原因 4.2.1社會政治原因 4.2.2文字載體的原因 4.2.3文字書寫方式的原因 4.2.4書體演變的原因 4.2.5書寫者的主觀原因 4.3俗字産生的方式 4.3.1筆劃變化 4.3.2部件變化 4.3.3偏旁變化 4.3.4整體變化 4.3.5書體變化 4.3.6符號替代方式5、同形字、避諱字、武周新字 5.1敦煌寫本中的同形字 5.2敦煌寫本中的避諱字 5.3敦煌寫本中的武周新字 5.3.1武周新字概述 5.3.2武周新字的特殊性 5.3.3武周新字的正與俗下編 敦煌寫本漢字考辨凡例 澚 拔 靶 擗 筆 閉 笙 閉 表 偯 蠶 璨燦 產 搌 臣 蒭 初 樗梁 喜 等 地 窒 墊 垛 泛 皇 罟 國 嫉 檝 椾 該 驚 君 匿匝 睽 隸 揀 苓 茂 冥 鳥 年 判 璞 攀 辯 柒 齊 戚 錢 虔 悄 巧 聞 人 日 筲 星 省 矧 聖 授 天 襟 菟 師 雙 肆 探 甸 耀 塞 菇 塢 楔 曩 忻愉 璇 旬 板 鹽 挾 喑 銀 鴛鶯 綉 輿 冤 約 月 載 葬 操 磔 礫 臻 振 正 證 齊 祗 紙 秩 貯參考及徵引文獻附錄一引用卷號索引附錄二書中所見字形真跡筆劃索引胡笛無腔(代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