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畫特徵
舞蹈與吹奏者戴幞(fú)頭,著長袍,高腰黑靴。關於散樂,《遼史》中有記載,其演奏樂器有:觱(bì)篥(lì)、簫、笛、笙、琵琶、五弦、箜(kóng)篌(hóu)、箏、方響、枝鼓、第二鼓、第三鼓,腰鼓、大鼓、拍板等。散樂受唐和五代後晉影響極深,在此基礎上與契丹族民間藝術相融合,建立起的一種類似宮廷音樂的形式。這種散樂圖常見於遼墓壁畫中,如貴族出行、狩獵、行軍中更顯得突出。
散樂人員
散樂由12人組成,是一支完整的表演隊伍。樂隊呈兩排,前排第三人下,有一低矮的舞蹈者,隨著節拍翩翩起舞。樂隊前排5人,從左至右吹觱篥者2人(第1、3人)笙者1人,擊鼓者1人,擊大鼓者1人;後排6人,打拍板者1人,彈琵琶者1人,吹橫笛者2人,擊腰鼓者1人,吹十二管排簫者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