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作者的論述還聚焦於學生、教師和校長等不同角色之表現。
作者簡介
馮躍,人類學博士,2007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人類學研究所,法國巴黎凡爾賽大學春天實驗室博士後研究員。2008年獲法國人文商業基金會(FMSH)博士後研究項目資助.從事社會工作人員的比較研究項目。現為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青少系教師: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教育人類學、青少年社會工作等。馮躍博士參與了若干著作的編寫,主要發表的論文包括:《對獨生子女教育學研究議題的分析》《中國青年研究》,20088)、《教育人類學研究取向之多維轉換》《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51、《多維視角下的學習不良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41、《我妻我女:一個教育與影視人類學的研究展示》,莊孔韶、馮躍(《社會科學》,2006.1)、《一個“好孩子”的成長史——教育人類學口述史研究》《教育科學研究》,20057)、《中國“教育人類學”與“民族教育學”學科發展之比較研究》《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2003.1等。
圖書目錄
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研究主題及內涵
一、教育的期待與實踐
二、文化相對VS價值介入?
第三節 研究的內容、視角、意義及分析框架
第四節 田野研究設計
第五節 研究方法
一、思辨法
二、個人中心的民族志研究
三、跨文化比較研究法
四、主位與客位法(emicandetic)
五、口述史/生命歷程研究法
第二章 文獻綜述
第一節 教育人類學的學科討論
一、人本的觀察視角
二、文化的實踐視角
第二節 人類學角度的中國教育觀察
一、二十世紀初葉——新中國成立前
二、新中國成立後“文化大革命”期間
三、近三十年來的學術積累
第三章 教育期待與實踐的整體分析
第一節 自我的文化形塑之網
一、自我與主體性
二、道德感/倫理觀
三、話語與權力
四、價值取捨
五、教育的期待與實踐
第二節 絕對的尺度:抽離的道德承諾
第三節 相對的尺度:困境中的道德實踐
第四節 實踐的尺度:變化中的張力
第四章 夾縫中的發展
第一節 AB中學及縣城學校教育體系
一、合校並點:學校的生存選擇問題
二、小插曲
三、AB中學概況
第二節 校長的口述史研究
一、“體驗·詮釋”型民族志
二、“人物”的選擇
三、確定“人物
四、D校長自述
第五章 期待中的成長
第一節 身體的規訓
第二節 心智的博弈
一、關係的學業紐帶
二、課程的文化建構
三、話語的文化控制
第三節 人性的“自我”訴求:理想與現實
第四節 多元至上主義
第六章 面子的尷尬
第一節 生計、身份及地位
第二節 關係、面子及從教壓力
第三節 行為、互動及手段
第七章 教育期待與實踐的整體反思
第一節 結構性期待之網:田野觀察之總結
一、層級性教育觀的再詮釋
二、“傳統一現代”視角的再詮釋
三、校園儀武的變通與再詮釋
第二節 教育的期待與實踐文化多元的分析框架
第三節 套用人類學的對策性建議發展觀的探討
一、學校運行體系的多角度認知
二、對個體成長差異性特徵的關照
三、對“知識人”的多方位認識
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