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用詩人的視角解讀唐詩】
柏樺是當代傑出的詩人,他以詩人的體悟和眼光,親自為孩子編撰了這本賞析唐詩的作品,帶孩子一起領略唐詩之美。
【選材全面】
80位詩人、278首作品,涵括了初唐到晚唐所有的著名詩人和他們的優秀作品。
【全新的解讀方法】
告別簡單譯註,用278篇美文解讀278首唐詩,從詩人的性情際遇到唐朝的恢弘氣象,多角度多層次呈現唐詩豐富的內涵。通過唐詩,打開中國傳統文化的寶庫。
【著力提高孩子的品格修養】
對孩子來說,讀唐詩,不僅是欣賞語言美韻律美,更是要通過作品中閃耀的人性光輝,來影響和塑造孩子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內容簡介:
沒有唐詩,中國人的生活就像缺少了空氣和水。
沒有唐詩,中國的傳統文化就像萬丈高樓缺少了堅實的地基。
從初唐的王梵志、王勃、駱賓王、陳子昂,到盛唐的張九齡、王維、李白、杜甫,從中唐的韋應物、孟郊、劉禹錫、白居易,到晚唐的杜牧、李商隱、溫庭筠、陸龜蒙……這是一個詩家輩出、群星璀璨的時代。
當代著名詩人柏樺親自從中精選了80位代表詩人的278首名篇,他用詩人的想像和美妙的語言帶領孩子們一起領略唐詩的無窮的魅力。
他告訴孩子們唐詩的出生、唐詩的樣子、唐詩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
他告訴孩子們,唐詩雖然歷經千年的發展、流變、傳承,幾經闡釋,到達今天,仍然可以從中讀到新的內涵和意義。
他告訴孩子們,從唐詩開始,打開中國傳統文化的寶庫。
作者簡介:
柏樺
1956年1月生於重慶。現為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他是公認的當代傑出的抒情詩人之一,其詩作受到海內外廣泛的推崇和讚譽。曾獲安高(Anne Kao)詩歌獎、《上海文學》詩歌獎、柔剛詩歌獎、《紅岩》隨筆獎、《羊城晚報》詩歌獎等。出版詩集及學術著作多種,主要有:
《往事》
《望氣的人》
《左邊——毛澤東時代的抒情詩人》
《水繪仙侶:冒辟疆與董小宛(1642—1651)》
《袖手人》
《風在說》(英語版)
《在清朝》(法語版)
目錄:
01 序
001 卷一 初唐詩:出發上路
王梵志
003 詩
唐詩,從流亡開始
005 道情詩
還我未生時
006 吾死不須哭
王梵志的和平胸襟
寒山
008 時人見寒山
狂僧寒山
009 欲識生死譬
生死還雙美
……
王勃
01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天涯若比鄰
014 滕王閣詩
長江流水,物換星移
……
043 卷二 盛唐詩: “ 三國演義 ”
張九齡
044 感遇十二首(其一)
美人就是美人,草木就是草木
046 望月懷遠
月光是思念的禮物
王之渙
048 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
孟浩然
050 秋登萬山寄張五
……
301 卷三 中唐詩:奼紫嫣紅
劉長卿
302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風雪夜歸人”的意境
304 彈琴
風入松的聲音
305 送靈澈上人
逼真和傷感的山水詩
306 長沙過賈誼宅
憑弔賈長沙,可憐劉長卿
張謂
309 題長安壁主人
金錢對人情世態的“污染”
張繼
311 楓橋夜泊
為寒山寺傳神定音
……
455 卷四 晚唐詩:落日鎔金
杜牧
456 嘆花
錯失的姻緣招來滿腹惆悵
457 遣懷
官場失意卻情場得意
459 贈別二首
……
李商隱
480 錦瑟
為日常生活加上夢的美
483 無題
人生是何等之美,又是何等之苦
486 無題
愛情的本色
……
插圖及文摘:
序
古人說:“三日不讀書,便面 目可憎”,可見讀書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是何等重要。讀書的好處太多了,不能一一舉例,現僅舉培根《論學問》中的一段來說明讀書的益處:
讀書為學底用途是娛樂、裝飾和增長才識。在娛樂上學問底主要的用處是幽居靜養;在裝飾上學問底用處是辭令;在長才上學問底用處是對於事務的判斷和處理。(《培根論說文集》,水天同譯)
而書籍之浩瀚,如夜空中的星辰不可勝數,我們應該從觀賞哪一顆星開始呢?據我幾十年讀書的經驗,閱讀品鑑唐詩——這第一顆明亮的星——無疑是我們中國人一生讀書的第一步。從小孩發蒙、文辭訓練、精神氣質之養成,到對自然、人生的深刻認識等,無不從這第一步開始。這方面林語堂說得極好,他認為:
中國文人,人人都是詩人,或為假充詩人,而文人文集的十分之五都包含詩。在唐代,詩是科舉取士的主要科目。甚至做父母的欲將其多才愛女許配人,或女兒本人的意志,常想揀選一位能寫一手好詩的乘龍快婿,階下囚常能重獲自由,或蒙破格禮遇,倘他有能力寫二三首詩呈給當權者(按:如汪兆銘年輕時曾做過刺客,被捕後,就作過一首詩:“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從而引來當權者的同情與感佩,對其禮遇有加)。因為詩被視為最高文學成就,亦為試驗一人文才的最有把握的簡捷方法。中國的繪畫亦與詩有密切的關係,繪畫的精神與技巧,倘非根本與詩相同,至少是很接近的。
......
誠哉斯言,不學詩,何以立?而孔子早就說過:“不學詩,無以言。”可見學詩對每一個中國孩子的成長尤其重要。孔子還說:“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孔子這段話又可見學詩之益處多多,當然學詩者也就多多了。吾國乃是詩的國度,生活是詩,文字是詩,閱讀和成長自然更是詩。我們一代一代吟詠著春秋之意、冬夏之情,在不同的環境中感悟不同的詩篇帶給我們的人生暢悟、精神愉悅,乃至生命安頓。唐詩,歷經千年的發展、流變、傳承,幾經闡釋,到達我們這裡,我們至今仍然可以從中讀到新的內涵和意義。當我們對孟浩然“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的形象心領神會時,我們似乎已徹底拋棄了終日勞碌的緊張而讓身心完全放鬆了。
……
在年復一年的別宴上,我們又永遠只說兩句話:“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
在一代又一代人途經三峽的船上,誰人不憑欄背誦李太白的“朝辭白帝彩雲間”呢?
唐詩無窮的魅力,還可以無窮地這樣寫下去,但就此打住吧。問題已經清楚了。唐詩雖是發生在中國7~9世紀的故事,至今已有千餘年了,其中又經歷了多少物換星移、朝代興廢,但依然離我們這么近,這么親切。唐詩甚至成了我們每個人飲食起居的一項,就像我們的身體需要糧食、肉類、蔬菜、水一樣,我們的心靈無時無刻不需要唐詩的安慰。沒有唐詩,我們的心將會麻痹,“失去活躍的情愫”,當然也永失靈感。
柏樺
2017年2月23日
陳子昂
陳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少任俠,光宅進士,以上書論政,為武則天所讚賞,拜麟台正字,轉右拾遺。曾隨武攸宜擊契丹。後解職回鄉,為縣令段簡所誣,入獄,憂憤而死。詩文標舉漢魏風骨,強調興寄,反對柔靡之風。是唐代詩歌革新的先驅。有《陳伯玉集》。
登幽州台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大刀闊斧的開國氣象
陳子昂生為貴胄子弟,年少時“馳俠使氣,至年十七八未知書”。但是這些看似浪費的青春,卻成就了他的豪俠性格和坦蕩胸懷,這一點也足以讓他後來出手不凡,一鳴驚人。
1997年10月的一個黎明,我曾在德國斯圖加特的“孤獨”城堡遠望南德的壯麗山川,一種油然而生的內心悸動(是周遭天地悠悠的景色還是某種自我的偉大悲憫?)使我的雙眼突然涌動起不絕的淚水。天地之浩渺,而人又如此脆弱,歲月匆匆又無窮,而人卻終歸一死。萬念歇息,唯有以詩言志。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剎那間多少偉大的詩行開始在我們心間傳遞著、歡呼著、感嘆著、嗚咽著……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屈原在《遠遊》中有云:“惟天地之無窮兮,哀人生之長勤!往者余弗及兮,來者吾不聞!”
陶淵明在《飲酒》中高歌:“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阮籍在《詠懷》中嘆息:“去者余不及,來者吾不留。”
茫茫蒼原,一夫獨立,胸襟激盪,發而為歌。我開始幻想陳子昂慷慨登臨幽州台的那一悲愴時刻,同時那也肯定是一個歡樂的時刻。
“天地”一直在等待,等待“悠悠”二字,光陰在催迫,神必須作出安排。經過悠悠歲月,我們終於等到了,一個詩人,他就是陳子昂,他勝任了一個光榮與夢想的任務,他在幽州台一出手就連結了這兩個一直等待相遇的詞語。“念天地之悠悠”終於破空而出,一句如歌如泣的詩行降臨人間。它來得那么神秘、那么平凡,又那么萬古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