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的歷史
教堂前生命運多舛
教堂的歷史要追溯到1267年,一群多米尼克天主教會的修道士開始在此修建了一個教堂,27年後,成為![教堂書店的外觀](/img/8/4c1/nBnauM3X4gTO3cDO1MTO3ADOxMTM5UzMyYzMxADMwAzM5EzLzkzL2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教堂用途五花八門
1815年,教堂重新歸還給荷蘭,由當地政府掌管。1915到1950期間,時而成為音樂廳——據說高大寬敞的的空間搭建舞台,音響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時而用作附近學校學生考試的場地、汽車展示廳。聖誕節臨時市場,甚至還在這裡舉行過拳擊比賽,爬行動物展示這樣稀奇古怪的臨時用途。其中最有名的要數馬斯特里赫特的嘉年華,到20世紀90年代末期,復活節的前七周在這裡舉行。當地的年輕人在狂歡節上尋歡作樂。由此可見,荷蘭人與生俱來崇尚自由和民主的天性可見一斑。所以不要奇怪神聖的教堂怎么會成為如此與宗教氣氛不融合的活動場所啦。
老教堂的重生之夢
大膽想法
荷蘭最大的連鎖書店集團Selexyz (瑟萊克斯)向馬斯里特里赫特市議會提出申請方案,雙方一拍即合。對![教堂內部](/img/0/e98/nBnauM3X4cDN2EjM3UzMxIzN4MTMxMzM4kTM1MTNwAzMxAzL1M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改造後
教堂書店的改造不僅很好地保存了教堂的原貌,重要的是並沒有破壞任何教堂原有的設施,不過如此大的空間,如何解決冬季的比如取暖問題呢?畢竟荷蘭的冬天還是非常寒冷的。面對我的疑問,Ton Harmes先生指著牆磚,那就是答案。書店並沒有安裝特別的取暖設施,只有地板下面有很小一部分加熱裝置。而建築教堂所用的磚來自山上聖彼得洞窟里的泥灰土材料,這種泥灰土吸熱性好,每天書店的高峰期,有400-500人在這裡走動,產生的熱量被牆壁吸收,足夠維持教堂里的溫度,反而問題出在夏天,裡面的溫度會比較高。於是一個有趣的現象,夏天人們走進來時,會想這裡曾經是教堂,教堂應該都是很涼快的,然而他們真進來了,卻發現裡面其實很熱。![書店入口是本大書](/img/8/925/nBnauM3X3cjM5UTOxQTNwUjN3ITMwMTM2ADOwADMwAzM1AzL0U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