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律院從清朝康熙年間開始大規模增建起。其房屋建築形制,初起沿中國傳統的“三院九進”制,後不斷增置殿宇,逐漸打破這一形制,歷經嘉、道,至清朝末年,發展到鼎盛時期為五進院落,占地數十畝,房屋近千間,常住僧眾六七百人,城外擁有耕地十萬畝。廟內院落,每進除主殿樓外,左右各有配殿樓,其高低寬長與正殿相適應,建築宏偉,殿宇樓台鱗次櫛比,蔚為壯觀。偏院及路南建有庫房、香櫥、僧塔院、園林、茶園以及草園、馬廄,布局合理、結構優美。時為蘇北最大的佛教律院,宿北的五華頂,徐州的雲龍山,清江的普應寺,均為極樂律院的下院。清末江浙一帶流行“上有五台山,下有極樂庵”之語,其“極樂庵”就是指宿遷的極樂律院。
極樂律院現在建築有大雄寶殿、藏經樓、大方丈室、玉佛樓、膳房等。其中大雄寶殿和藏經樓長均為25.8米,寬為13.8米,建築形式為典型的北方民間廟堂式建築。1996年4月,省文化廳組織的文物專家組,來宿對其考察論證後,認為該處建築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其木結構“人字梁”在同時代的建築中,除個別少數民族地區外,漢民族其它地區尚未發現,是研究古建築史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目前,正在積極申報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極樂律院將結合周邊的顯佑伯行宮、灶君廟、天后宮遺址、藏軍洞遺址等文物點,開發為較大規模的極樂律院商貿旅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