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戒敕
戒敕,是漢語辭彙,出自《三國志·魏志·中山恭王袞傳》,解釋為告戒, 即戒書。
-
戒
戒(sãla):有行為、習慣、品質、本性、自然等義,通常也指道德規範、好品質、良善的行為、佛教的行為準則等。戒有時也作為學處的別名,如在家學處包括五戒(...
戒(sila) 詳細釋義 基本字義 漢英互譯 典故 -
敕
中國古代帝王詔令文書的文種名稱之一。中國古代帝王詔令文書的文種名稱之一。字也作勅、勑告誡的意思,用於任官封爵和告誡臣僚。由漢代的戒書發展而來,漢初皇帝訓...
漢字信息 漢字演變 漢字釋義 常用詞語 敕-正文 -
敕旨
語出:南朝 梁 蕭統 《謝敕賚制旨大涅槃經講疏啟》:“後閣應敕, 木佛子 奉宣敕旨。”《新唐書·百官志二》:“五日敕旨,百官奏請施行則用之。”《南海觀音...
基本信息 歷史淵源 相關詞語 -
敕造
敕造,指奉詔令建造。《紅樓夢》第三回:“正門上有匾,匾上大書‘敕造寧國府’五個大字。”皇帝頒詔書封賜臣僚爵號,官位,財物,奴婢,妃妾,其它頭銜,是帝王制...
名詞 動詞 -
比丘戒
比丘戒,梵語upasam!panna,或 upasam!pada^,巴利語同。音譯鄔波三缽那。意譯近圓,有親近涅盤之義。又作近圓戒、近具戒、大戒。略稱具...
簡介 經書記載 第十一世 大戒 意義 -
戒[漢字]
戒,從廾(gong)持戈,以戒不虞。 戒(sãla):有行為、習慣、品質、本性、自然等義,通常也指道德規範、好品質、良善的行為、佛教的行為準則等。
戒 (sila) 詳細釋義 基本字義 漢字演變 古籍解釋 -
豫敕
拼音: 解釋: 安豫遵敕豫卜制敕指通豫南仲豫豫樟豫劇豫章行豫議豫戒約敕豫讓橋豫教豫論豫敕豫知豫嚴豫觀豫養豫政詔敕豫事正敕豫感豫計豫聞豫怠豫借悅豫豫早豫賈...
-
圓頓戒
概述 指依法華開顯之妙旨,授受《梵網經》所說十重四十八輕戒的大乘戒。又稱梵網菩薩戒、天台圓教菩薩戒、大乘圓頓戒、圓頓無作戒、一心金剛戒、金剛寶戒、一乘圓戒、一乘戒、圓戒、大戒。原系我國天台大師智顗之主張,後由...
概述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