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中湯溫病條辨

救中湯溫病條辨

救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溫病條辨》卷二。具有急驅濁陰,救中焦之真陽之功效。主治卒中寒濕,內挾穢濁伏陰與濕,眩冒欲絕,腹中絞痛,脈沉緊而遲,甚則伏,欲吐不得吐,欲利不得利,甚則轉筋,四肢欲厥,俗名發痧,又名乾霍亂。症見腹中絞痛,欲吐不得吐,欲利不得利,眩冒欲絕,脈沉緊而遲。臨床上用於急性胃腸炎,中毒性痢疾,中惡及山嵐瘴氣所致之悶亂頭昏,肢冷,吐瀉不出等證。

歌訣

1、救中蜀椒乾薑朴,檳榔廣皮同煎服;轉筋加桂防己薏,厥冷附子可加得。

2、蜀椒救中主幹姜,厚朴陳皮與檳榔;寒濕穢阻成痧痛,急驅濁陰扶真陽。

3、救中湯中用川椒,廣橘檳榔姜朴繞;腹痛脈遲肢欲厥,驅寒行氣法高超。

組成

蜀椒(炒出汗)三錢(9g),淡乾薑四錢(12g),厚朴三錢(9g),檳榔二錢(6g),廣皮二錢(6g)。

用法用量

1、現代用法:用水600ml,煮取400ml,日1劑,分2次服。

2、古代用法:加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功用

急驅濁陰,救中焦之真陽。

主治

卒中寒濕,內挾穢濁伏陰與濕,眩冒欲絕,腹中絞痛,脈沉緊而遲,甚則伏,欲吐不得吐,欲利不得利,甚則轉筋,四肢欲厥,俗名發痧,又名乾霍亂。

方義

以大建中之蜀椒,急驅陰濁下行,乾薑溫中;去人參、膠、飴者,畏其滿而守也;加厚朴以瀉濕中濁氣,檳榔以散結氣,直達下焦,廣皮通行十二經之氣。

用藥範圍

1.本方以腹中絞痛,欲吐不得吐,欲利不得利,眩冒欲絕,脈沉緊而遲為辨證要點。

2.臨床用於急性胃腸炎,中毒性痢疾,中惡及山嵐瘴氣所致之悶亂頭昏,肢冷,吐瀉不出等證。

加減化裁

兼轉筋者,加桂枝三錢(9g),防己五錢(15g),薏仁三錢(9g);厥者,加附子二錢(6g)。

文獻摘要

原方選論

1、《溫病條辨》:“轉筋者,俗名轉筋火,古方書不載(不載者,不載上三條之俗名耳;若是證,當於《金匱》腹滿、腹痛、心痛、寒疝諸條參看自得),蜀椒救中湯主之,九痛丸亦可服;語亂者,先服至寶丹,再與湯藥。”

方論選錄

1、《中醫方劑通釋》:“本方由大建中湯化裁而來,以大建中之蜀椒,急驅陰濁下行,乾薑溫中,為主藥;去人參,膠飴者,畏其壅塞氣機,加厚朴以化濕濁,為輔藥,檳榔散結氣,廣及消滯,共為佐使,名曰救中湯,旨在急驅濁陰,所以救中焦之真陽也。現代藥理研究:川椒對白喉桿菌、炭疽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傷寒桿菌和某些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對局部有麻醉止痛作用。乾薑含揮髮油、姜辣素等,乾薑作用於胃能反射地興奮血管運動中樞和交感神經,使血壓上升。該品能促進血液循環,服後胃腸有溫暖感,即中醫所謂溫中散寒。厚朴能刺激消化道黏膜引起反射性興奮而有健胃作用犀朴煎液能使實驗動物離體腸管的緊張度下降,對橫紋肌的強直收縮有輕度緩解作用罐外試驗對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比黃連、黃芩更強,此外,有人還觀察到本品具有鎮痛、鎮靜和平喘作用。檳榔所含檳榔鹼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和胃腸蠕動及抗病毒、殺蟲等作用。陳皮所含揮髮油對消化道有緩和的刺激作用,有利於胃腸積氣的排出,能促進胃液分泌,有助於消化,動物試驗表現為對胃腸平滑肌的抑制作用,能對抗氯化鋇、毛果芸香鹼引起的腸痙攣,能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分泌增多,痰液稀釋,有利於排出,川陳皮素能舒張支氣管而顯平喘作用。全方調節胃腸功能作用顯著,並有鎮痛、鎮靜、抗菌、祛痰作用。”

2、《中醫四大經典名著方劑集注》:“此方用於寒濕濁邪阻塞睥胃及全身血脈中陽氣,致寒濕沒有出路而出現‘眩冒欲絕,腹中絞痛,脈沉緊而遲,甚則伏,欲吐不得吐,欲利不得利,甚則轉筋,四肢欲厥’等證,吳鞠通稱其為‘乾霍亂’,因寒濕穢濁之邪內侵,沒有出路,病情危急,故取蜀椒救中湯急救脾胃陽氣以驅泄濕濁之邪。方中重用蜀椒苦辛熱通陽理中,驅寒散濁,乾薑辛溫暖胃散寒共為主藥;輔以苦溫之厚朴,辛微溫之檳榔,調脾化濕,二者苦辛通降以瀉濕滿,散濁陰;佐以廣陳皮理氣調脾,泄除濁邪。吳鞠通是在《金匱要略》大建中湯基礎上化裁,而製成此方。其指出‘以大建中之蜀椒,急驅陰濁下行,乾薑溫中,去人參、膠飴者,畏其滿而守也,加厚朴以瀉濕中濁氣,檳榔以散結氣,直達下焦,廣皮通行十二經之氣,改名救中湯,急驅濁陰,所以救中焦之真陽也。’吳藻江‘此方一改大建中暖中補虛為溫陽通降法也。如轉筋加桂枝以溫之,加防己驅下焦血分之寒濕;加薏米主治濕痹腳氣,扶土抑木;四肢厥者加附子以回厥’。”

3、《吳鞠通傳世名方》:“1.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張某,男,47歲,教師。1989年9月7日診因胃脘部疼痛反覆發作,暖氣脹滿,口淡無味就診,經某醫院鋇餐透視檢查,確診為‘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服甲氰咪胍等西藥3月多。效果不明顯,改用中藥30餘劑,仍不見效,刻診:自訴空腹胃痛,時輕時重,脹痛拒按,喜食熱飲,口淡不渴,食慾欠佳,噯氣冒清水。察舌質淡,苔白膩,脈沉遲。審是脾胃虛寒,用理中湯加味治療半月多,罔效。後從寒濕阻中診治,用救中湯枷1味,處方:蜀椒9g,乾薑、厚朴、檳榔各12g,廣皮、九香蟲各10g,半夏5g,甘草6g,守方共進5劑,疼痛脹滿消失,後以香砂六君子湯加味調理。2.腹痛戴某某,女,26歲,畢運司職工,於1963年2月患急腹痛,送某某醫院急診室就診,打針、輸液不效,經外科會診,確定翌日晨早行腹部探察術,因家屬不同意手術,改中醫診治。診其脈,細弱無力,舌無苔白潤而滑。眼下有蟹腹紋狀⋯⋯診斷為胃寒兼蟲痛。投以:炮姜20g,炙甘草20g,草蔻20g,藿香20g,厚朴20g,榔片20g,木香20g,川椒15g,藥迸即安,1劑而愈。臨證提要:本方即《金匱要略》大建中湯去人參、膠飴,加厚朴、檳榔、廣皮而成,具有溫中瀉濁、行氣止痛功效,用於寒濕穢濁積滯所致的各種脾胃病,今用於多種消化道疾病,包括潰瘍、膽道蛔蟲症、腸滴蟲等。吳鞠通加減法‘兼轉筋者,加桂枝三錢,防己五錢,薏苡仁三錢,厥者加附子錢’。”

4、《時門醫述傷寒溫病融會貫通》:“救中湯用於卒中寒濕;轉筋者。俗名轉筋火。吳鞠通認為‘以常發於夏月,夏月火令,又病迅速如火也,其實乃伏陰與濕相搏之故。以大建中之蜀椒,急驅陰濁下行,乾薑溫中;去人參、膠飴者。畏其滿而守也,加厚朴以瀉濕中濁氣,檳榔以散結氣,直達下焦,廣皮通行十二經之氣,改名救中湯,急驅濁陰,所以救中焦之真陽也。’說明了本方來自《金匱要略》的大建中湯,以蜀椒、乾薑、厚朴之辛,合檳榔、陳皮之苦,構成苦辛溫通之劑,惟用於真正屬於寒證者比較合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