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 讓見過螢火蟲的人重溫美好,讓沒見過螢火蟲的人彌補缺憾。
◆ 你衝破了黑暗的束縛,你微小,但你並不渺小, 因為宇宙間的一切光芒,都是你的親人。——泰戈爾《螢火蟲》
《故鄉的微光》是中國螢火蟲研究第一人付新華教授十三年來的研究結晶。一本獨一無二的螢火蟲讀本,有故事,有情懷,有詩意,帶你走進夢幻般的螢火蟲世界。
作者回憶了自己初見螢火蟲的悸動,在天台山、西雙版納、海南等風景優美的地方尋找、考察螢火蟲的美好經歷,以及十三年來不減絲毫熱情的螢火蟲研究之旅。同時,書中還有國內種類最全的螢火蟲科普資料、實用的螢火蟲攝影指南,各種美輪美奐的螢火蟲大片。
《故鄉的微光》既是記錄,也是懷念。透過這些樸實的文字和美麗的圖片,可以看到作者對螢火蟲,這些故鄉、童年中閃爍的微光的摯愛與懷念,以及對螢火蟲正在消失的現狀的憂慮。
作者介紹
付新華
與螢火蟲“一見鍾情”的詩意學者
青島人,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技學院副教授。自2000年起,致力於螢火蟲的考察與研究,是中國第一個螢火蟲博士,發現並命名了雷氏螢、武漢螢、穹宇螢等多種螢火蟲。近年來,因痛感螢火蟲數量的銳減,積極投身螢火蟲保護事業,通過講座、著述、攝影等形式,向公眾傳達科學賞螢、保護螢火蟲棲息地的理念,並成立國內唯一一家螢火蟲環保組織“螢火蟲自然保護研究中心”,被譽為中國螢火蟲研究和保護第一人。
作者自序
每個晚上,螢火蟲都在跳無聲的舞
每個晚上,螢火蟲都在跳無聲的舞,而我便是那唯一的觀眾。螢火蟲跳得暢快,我看得也痴迷。
我們在無休止地追求富足的物質生活時,螢火蟲卻不知在什麼時候被遺忘,被放逐了。曾在黑夜中御風而行的微光,如今已被霓虹市光所取替。曾頻繁出現於唐詩宋詞中的小傢伙,現在只能在昆蟲詞典中找到它們的身影……不知不覺間,由於我們的無知,它們被無情地棄置於黑暗的角落,我們漸漸忘記了它們曾帶來的美好時光。現在,有些生活達人列出一生中要做的十件事情,其中之一竟然便是看漫天的螢火。觀看螢火蟲,在古人是一種日常樂趣,而現在竟成了一種奢侈。
我是如何與螢火蟲結緣,又是如何堅持研究螢火蟲十二年的呢?周圍很多人都曾這樣問我。十二年里,有很多難以盡數的感慨和故事,螢火蟲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每年只有尋螢的時候最開心:調完課後,打包行李,收拾裝備,跳上火車,吹著口哨,心情像鳥一樣在空中撲騰。到達目的地,我就問附近的老鄉,見過螢火蟲沒有。小時候,我從沒見過螢火蟲,為此總覺得自己的童年是不完整的。那些有螢火蟲記憶的人則不一樣。老鄉們一說起螢火蟲就很興奮,仿佛又回到過去,提著雞蛋殼或摺紙做成的螢火燈籠,或是戴著裡面塞滿了螢火蟲、閃閃發光的南瓜藤項鍊,或是惡作劇般地將螢火蟲捏死抹在小夥伴的臉上,小女孩則將螢火蟲放入蚊帳中甜美入夢……他們帶著一種美好的懷舊之情訴說著。而我聽了之後,也像是進入了他們的童年,在夜幕下,在河邊,追逐著螢火。
這些年來,最開心的莫過於發現新的螢火蟲物種,最震撼的是有一次竟目睹成千上萬隻螢火蟲在空中飛舞,最鬱悶的是經常會碰到的尋螢而未果,最害怕的是尋螢途中碰到毒蛇,最倒霉的是為觀螢失足掉進糞坑和魚塘……有時候,我就像一隻螢火蟲,每一次野外考察都像是一次夜間求偶,看到前方的一絲光亮,就滿懷希望飛過去,遇到的卻是昏黃的燈……當然,也會遇到提著小橘燈的小女孩。
尋螢過程很兇險,也很複雜。交織著美好與失望,悲傷和歡喜。
2005年,博士畢業留校,我突然想去更遠的地方尋找螢火蟲。一年後,我如願以償,在峨眉山上邂逅了最為震撼的一幕。峨眉山陡峭險峻,植被豐富,常年雲霧繚繞。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夜裡,我走在盤山公路上,尋找螢火微光而不得。正意欲放棄,忽見螢火光帶,延綿數百里,如天際銀河般浩渺:難以計數的螢火蟲在以同一頻率發光!我深受震撼,感受到了微弱螢光積累爆發的力量。
第二年再去,山水依舊,螢火盛景卻已不復見。我很失落,痛心,就像自己的孩子走失了,到處張貼尋人啟事,卻無法找回他們。
那時我醒悟了,我不能光研究,還要去保護。2008年至2009年赴日本留學期間,我發現日本,小小一個國家竟有1000多個大大小小的螢火蟲保護組織,政府及民間都在將螢火蟲作為科普及自然教育的材料。這深深啟發了我。2012年底,我在SEE基金會(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以及很多朋友的幫助下,創建了中國第一個專注於保護螢火蟲的組織——螢火蟲自然保護研究中心。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讓更多人見到螢火蟲,意識到生活有螢火蟲、童年裡有螢火蟲的記憶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付新華)
出版人語
螢光消失,沉思也消失
沒有螢火蟲的夏天不值得喜悅,沒有螢火蟲的城市不值得懷念。
而如今我們正在失去自己的故鄉。故鄉作為一種象徵,在當下的城市鄉村劇變中,它逃離了童年,脫落了之前千百年的色澤,在急速消失的風景里變成漸漸陌生之地。
好多年前,我曾有一次尋找螢火蟲的長途旅行,去了幾個偏僻的山裡,專門尋找螢火蟲。因為我始終忘不掉童年遇到過的場景,夜空暗藍,密林深邃,梔子花開,小河淌水,螢火蟲悠飛。我走了那么遠,就只想離那個場景更近一些,更近一些。
在另外一次長途旅行中,我們到了貢嘎山。夜裡開車,經過一個山埡口時,我們停車抽菸。車燈熄滅的時候,夜空突然就展現出來,星星和螢火環繞著我們,無數螢火蟲在漫遊。
直到後來認識了付新華,我才知道原來中國竟然還有把螢火蟲當作一生注視對象的人。新華老師是年輕熱情的科學家,他對螢火蟲的痴迷一下子就抓住了我。在和他第一次聊天時,我就承諾了要為他策劃出版一本關於螢火蟲的美麗圖書。也就是諸君手邊打開的這一本。
在唐朝,詩人杜牧寫下了 《秋夕》,他眼裡的秋天也就是一個單純的場景: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正是這些細微的句子,構建了我們的文化氣質。
螢火蟲是我們時代里一個被忽視的比喻。人性是脆弱幽暗的,螢火蟲就恰如我們自身的象徵。日本人願意相信:螢火蟲是死後人們的靈魂。可惜,如今我們離簡單的美和詩意太遠了,離靈魂實在是太遠了。在什麼都不再容易讓人相信的時代,注視靈魂本來應該依然是重要的。唯有藉助一些微光,人可以更加接近內心和純粹。如果那些微光消失,處於絕對光亮之下的我們,會更快迷失自身。
熱愛著微光,其實才是熱愛我們自己。當那微光消失的時候,沉思也消失了。
那么,請諸君打開這本書,體會自然和詩意的螢火蟲詮釋。螢火蟲是歷史與文化的一部分,是生態系統不可缺失的一環,螢火蟲是一種環境指示生物,這些需要更多的人來相信,同時為著這小小的生命而做些努力。
因為我們願意相信,宇宙里一個巨大星系爆炸的燦爛,和暗夜裡一隻螢火蟲的微光,具有同樣動人心魄的美。(陳墾)
編輯推薦
1、讓見過螢火蟲的人重溫童年的微光,讓沒有見過螢火蟲的人彌補缺憾
城市裡的燈火明亮,有誰還記得你曾經燃燒發亮?螢火蟲正在消失,也因此這個夏天螢火蟲變得越來越熱門,微博上有些生活達人列出一生不得不做的10件事,其中之一就是去看螢火蟲。這本書不僅對螢火蟲有科學有趣的描述,還有大量螢火蟲的美麗圖片。閱讀本書,正好可以緬懷我們童年中消失或者缺失的螢火蟲。
2、最權威的螢火蟲讀本。
付新華教授是國內研究螢火蟲的第一人,他發現並命名了雷氏螢、武漢螢、穹宇螢等多種螢火蟲,還成立了國內唯一一家螢火蟲環保組織“螢火蟲自然保護研究中心”。十三年來,他堅持螢火蟲研究和考察,這本書可以說是他十三年來研究和考察的結晶。
3、當今最熱的動保環保話題
螢火蟲是非常重要的環境指示生物,螢火蟲的存亡直接和我們的生存環境息息相關。保護螢火蟲就是保護環境,動保環保是社會現今的熱門話題,也是主要的正能量生髮點。這本書能吸引到希望為動保環保出一份力,倡導微公益的讀者群。
4、最美科普書
本書採用特種紙雙封面,內外封螢光色專色印刷。整本書的設計聘請國內外知名設計師孫俊良先生傾力呈現,以為讀者考慮的角度進行編排,在細部又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獨特設計。
書摘
中國螢火蟲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