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恐懼症

政策恐懼症

政策恐懼症,指的是證監會在短時間內出台、修改各類政策、意見和辦法等,上證指數經歷了下跌、上漲、再下跌、再上漲、又下跌的過程,讓界內人員造成的“政策密集恐懼症”。

由來

政策恐懼症政策恐懼症

自2011年10月29日郭樹清正式履新證監會主席至2012年5月,在7個月的時間裡,證監會共出台各類政策、意見和辦法五十多條,平均不到4天就有一個新政策出台,其政策之密度和廣度都堪稱“歷史罕見”。
在此期間,上證指數經歷了下跌、上漲、再下跌、再上漲、又下跌的過程,截至5月21日,上證指數在此期間的跌幅依舊超過5%。
面對證監會疾風驟雨般的改革節奏,外界爭議重重,有人褒、亦有人貶。

政策變動

2011年12月份在深圳舉行的第九屆中小企業融資論壇上,郭樹清首次就資本市場公開發表演講時,就強調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公開化和國際化四個導向。

“郭氏新政”燒的第一把火,就是重點提出了“強制分紅制度”,意圖扭轉過去A股上市公司“只集資不分紅”的怪現象。
市場化改革,郭樹清上任伊始就對其不斷強化,特別是在新股發行制度改革方面,“郭氏新政”開始了加速度。
2012年年“五一”前後,證監會針對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創業板退市規則、降低交易收費標準密集出台了四大政策。

恐懼評價

上海一家券商的投行保薦人對此認為,短時間內密集頒布這么多政策,即使是猛藥,不能一下子下那么多,A股就是政策市,一兩條利好政策或許能刺激市場上漲,但是政策一多,市場無法短時間內解讀和消化,就只能反覆震盪了。
某上市公司董秘直言,短時間內頒布過多的新政,並不利於A股市場的發展,要革除多年積弊,顯然非一日之功。到了真正觸碰各方利益格局的中盤博弈時,可能會依舊陷入舉步維艱的泥沼。

上海另一家券商投行部的負責人認為,A股缺的不是政策,而是執行政策的決心,很多政策一直都有,但人為地不去執行而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