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與文學

政治與文學

《政治與文學》是2011年由譯林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喬治·歐威爾。本書主要講述了政治與文學對於我們發現自我、思考自我以及評價自我的重要性。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者: (英)喬治·奧威爾

譯者: 李存捧

政治與文學 政治與文學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11

頁數: 500

定價: 35.00元

裝幀: 平裝

叢書: 名家文學講壇

ISBN: 9787544717182

內容簡介

喬治·奧威爾不僅是二十世紀最攝人心魄的對抗性作家,他的散文和評論隨筆被很多人認為甚至比他的小說還要精彩。本書收錄了奧威爾最有影響力的文學隨筆共三十二篇,通過這些觀點鞭辟入裡、風格明晰簡練的檄文,奧威爾想讓我們發現,我們自己是如何思考的;想讓我們知道,我們真實的感受到底是什麼;他還想讓我們理解,我們到底是誰。

作者簡介

喬治·奧威爾(1903—1950),原名埃里克·阿瑟·布萊爾(Eric Arthur Blair),英國記者、小說家、散文家和評論家。喬治·奧威爾一生短暫,但其以敏銳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筆審視和記錄著他所生活的那個時代,作出了許多超越時代的預言,被稱為 “一代人的冷峻良知”。其代表作有《動物農場》和《一九八四》。

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1903年生於英國殖民地的印度,童年耳聞目睹了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尖銳的衝突。與絕大多數英國孩子不同,他的同情傾向悲慘的印度人民一邊。少年時代,奧威爾受教育於著名的伊頓公學。後來被派到緬甸任警察,他卻站在了苦役犯的一邊。20世紀30年代,他參加西班牙內戰,因屬託洛茨基派系(第四國際)而遭排擠,回國後卻又因被劃入左派,不得不流亡法國。二戰中,他在英國廣播公司(BBC)從事反法西斯宣傳工作。1950年,死於困擾其數年的肺病,年僅47歲。  由於歷史上東西方的對峙,喬治·奧威爾的作品經常被視為反蘇和反共的代名詞,因而在蘇聯、東歐等一些社會主義國家遭到封殺。而根據2007年9月4日英國國家檔案館解密的資料,因被懷疑是共產主義者的關係,奧威爾被軍情五處和倫敦警察廳特別科自1929年起一直嚴密監視至1950年逝世。

奧威爾以銳目觀察,批判以史達林時代的蘇聯為首、掩蓋在社會主義名義下的極權主義,以辛辣的筆觸諷刺泯滅人性的極權主義社會和追逐權力者。小說中對極權主義政權的預言在之後的五十年中也不斷地為歷史印證,所以兩部作品堪稱世界文壇政治諷喻小說的經典之作,他因此被稱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但其影響絕不僅僅局限於文學界。他在小說中創造的“老大哥”、“新話”、“雙重思想”等辭彙,皆已收入英語詞典;而由他的名字衍生出的“歐威爾主義”、“奧威爾式的”等新詞,甚至成為日常通用語彙,可見奧威爾和其作品在英語國家的巨大影響。  《一九八四》和《動物莊園》是奧威爾的傳世之作,堪稱世界文壇上最著名的政治諷喻小說。有評論家如此說:“多一個人看奧威爾,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目錄

奧威爾文學、文化評論的政治內涵(徐賁)

奧威爾的隨筆:一種文學體驗(威廉·E.凱恩)

1 書店憶舊(1936)

2男生周報(1940)

3查爾斯·狄更斯(1940)

4查爾斯·里德(1940)

5在巨鯨肚子裡(1940年)

6唐納德·麥吉爾的藝術(1941)

7威爾斯、希特勒與世界國家(1941)

8西班牙內戰的回顧(1942)

9拉迪亞德·吉卜林(1942)

10馬克·吐溫——特許的弄臣(1943)

11詩與麥克風(1943)

12 W.B.葉芝(1943)

13阿瑟·凱斯特勒(1944)

14神職人員不受普通法院審判之權利:關於薩爾瓦多·達利的札記(1944)

15萊佛士與布蘭迪什小姐(1944)

16公園的自由(1945)

17好的壞書(1945)

18為P.G.沃德豪斯辯護(1945)

19關於民族主義的札記(1945)

20無意義的詩(1945)

21英國式謀殺的沒落(1946)

22買書與買煙(1946)

23一個圖書評論者的自白(1946)

24詹姆斯·伯厄姆與管理的革命(1946)

25政治與英語(1946)

26政治對文學:對《格列佛遊記》的考察(1946)

27從班戈開始旅行(1946)

28對文學的阻礙(1946)

29我為什麼寫作(1946)

30李爾、托爾斯泰與弄人(1946)

31作家與利維坦(1948)

32關於甘地的思考(1949)

譯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