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出自《管子·牧民》。釋義:政權之所以能興盛,在於順應民心;政權之所以廢弛,則因為違逆民心。 2013年12月26日,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引用了該典故。

典故解析

典出:《管子·牧民》。

原文: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民惡憂勞,我佚樂之。民惡貧賤,我富貴之,民惡危墜,我存安之。民惡滅絕,我生育之。

釋義:政權之所以能興盛,在於順應民心;政權之所以廢弛,則因為違逆民心。

在中國古代的政統里,天下從來不是一家一姓永久擁有的,而是“有德者居之”。判斷政權是否“有德”的標準,即在於人民是否安居樂業。先秦時代,管仲已經意識到,政權要穩定長久,就必須推行順乎民心的政策。在今天,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做的,是了解“民心”在想什麼。老百姓有什麼困難、什麼需求,這是要深入基層調研、走訪才能知道的,而不是坐在辦公室里拍腦袋想出來的。

引用示例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

——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13年12月26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