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在北京,月收入7500元的人,每個月除去租房、飲食、交通、通信、上網、水電等基本開銷後,所剩不多,缺失“安全感”。甚至有的稅前收入1.5萬元的人,也覺得連“小康”都達不到,感覺身邊的人都普遍存在一種“焦慮感”。
月收入7500,全年即在9萬,已超過北京人均GDP約一萬元。但是,GDP的極速增長,卻並未讓民眾獲得安全感、幸福感。
民眾的感受總是個體的,目前還沒有系統的科學的數據調查為支撐。但是,當這種感受引起許多人的共鳴時,很難說這種感受不是現實生活的真實反映。有人說不敢逛商場——極普通的衣服也是動輒一兩千元,上點檔次、有點品牌的沒個四五千下不來,想要穿出點兒感覺,手一松一個月工資就沒了;有人說不敢開車,油太貴,車簡直成了吃錢的老虎;有人說飯店吃不起,更請不起……這些生活的點點滴滴,最後匯總到口袋裡就是一個總開支,出緊逼而入不增,當然就沒有生活的安全感。
原因分析
人們普遍有一個疑問,北京人均GDP已達中上等富裕國家水平,為什麼生活於北京的“我”還是不富裕?這樣的焦慮與疑問,恐怕並不僅存在於北京。對許多身處都市,不得不為自己的生活與理想奔波的人們而言,怎樣獲得一條安全的底線,怎么達到一種對未來穩定的預期,顯然越來越成為一件不容易的事。
儘管北京、上海去年的人均GDP已經接近富裕國家水平,按照世界銀行劃分各國貧富程度的標準,北京已經達到中上等富裕國家水平,超過了12276美元的“標準線”。但硬幣的另一面卻是,北京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人均GDP的約40%,比一些富裕國家至少要低10個百分點。這其實也是在說,人們拿到手上可供支配的收入,遠遠不如GDP的賬面數字美妙。
另一個與GDP及公眾消費觀感有關的數據分析則是:稅收增速高於GDP增速。比如,高比例、大規模的間接稅通過商品價格向全社會轉嫁,使稅收與物價呈現高度關聯狀態,這種大眾稅,也成為人們日常消費難以承受之重。除此之外,房子、醫療、教育、養老……哪個生活話題拎起來,都足以讓茶餘飯後的討論變得滯重難言。
或許,正是這種沉重稅負下,不僅讓人們無法從稅負的二次調配中感受到制度的公平,反而要遭遇隱性剝奪,令幸福感被吞噬;或許,正是這種低福利下的不確定,讓人們無法從住房、醫療、教育、養老等公共必需品中,享受到公共福祉,卻反而要為之支付額外昂貴的社會成本,甚至要用一生的財富做賭注;而權力尋租、監管無力、制度漏洞、從消費到公共話語的權利缺失……如此種種,都在加劇著人們的不安全感。
的確,人們可以從快速的社會經濟發展中獲取更多財富,但缺乏福利兜底,更多額外的社會成本對財富的無情消解,都令“因病返貧”、“一套房子消滅一個百萬富翁”的故事,成為人們心頭揮之不去的隱憂。這種壓力之下,“沒有安全感”,不是一種群體心理失衡,而是切實困擾下,人們面對未來人生的集體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