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風險

在不同的支付方式下風險會有不同的表現,包括:現金支付形式下的資金流動性風險,股權支付形式下的股權稀釋風險,槓桿支付形式下的債務風險等。 支付風險的來源併購支付風險取決於企業併購支付方式,併購企業選擇不同的支付方式,其相應的風險表現形式不同。 因此,每種支付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風險,只是風險的表現形式有所不同,收購方支付方式的選擇實質上是一個規避和控制風險的過程。

什麼是支付風險

支付風險是指與資金流動性和股權稀釋有關的併購資金使用風險,它與目標企業估值風險和融資風險關係密切。
作為企業定價融資的最終落腳點,支付方式的選擇是企業併購財務風險控制的又一重要環節,因為不同的支付方式可以產生不同的收益分配效果,從而起到不同轉移和分散風險作用。從支付工具來看,一般分為現金支付換股併購賣方融資和混合支付等四種方式。在不同的支付方式下風險會有不同的表現,包括:現金支付形式下的資金流動性風險,股權支付形式下的股權稀釋風險,槓桿支付形式下的債務風險等。

支付風險的來源

併購支付風險取決於企業併購支付方式,併購企業選擇不同的支付方式,其相應的風險表現形式不同。企業併購支付方式有現金支付、股票支付、債券類支付、期權支付、承擔債務式支付和混合支付等。現金支付能快速取得目標企業的經營控制權,但會增加收購企業的資金壓力和債務負擔,容易引起資金流動性風險及破產風險。股票支付在較大程度上減輕了收購企業的資金壓力,並可獲得一定程度的稅收價值,但會導致股權稀釋從而降低對目標企業的控制力度。槓桿支付能以較少的資本取得較大資產的控制權,但卻將併購後的目標企業置於高槓桿、高負債的風險境地,增加了併購後運營整合的難度。金融衍生工具支付從時間上將資金壓力向後延遲,並給併購雙方保留了一定的選擇餘地,但未定權益的不確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收購方資金管理的難度。我國企業併購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特殊的支付方式,如承擔債務式支付、無償劃轉式支付、分期付款式支付和債轉股式支付等。這些支付方式具有較為濃厚的轉軌經濟特色,其特點為實際支付成本量化難度大、成本多元化、成本延遲和成本膨脹等,具體表現在:改制重組及運營整合需注入大量資金運營成本管理費用過高、目標企業員工的安置成本、資產剝離費用、或有負債及文化融合成本等。由於這些支付方式的成本難以量化,容易增加成本控制的難度,加大併購後運營整合的風險。因此,每種支付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風險,只是風險的表現形式有所不同,收購方支付方式的選擇實質上是一個規避和控制風險的過程。併購企業應根據企業自身的支付能力、風險承受能力和外部資本市場環境等因素加以判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