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由來
水筲,系北方平原地區用的一種木製圓水桶。《辭源》釋筲曰:“竹器。《論語·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註:‘筲,竹器,容斗二升。’”說明筲原指竹製的量器,後演變成木製的盛水容器。水筲,木幫、木底、鐵梁,用水扁擔勾其從井中提水,擔走。水位低的水井,用水扁擔勾桶提水時還得在扁擔的另一頭接“水搭繩”,還有的直接用“井繩”。高原、山地的深水井,不便用水筲提水,因為扁擔不能及水面,只能用轆轤打水;南方是從河、湖中提水,所用木水桶與冀東平原的水筲有別,桶梁是木製且固定。
木工活分方作和圓作,水筲屬圓作類。圓作木匠稱箍匠。箍匠所崇拜的行業神祗是魯班妻鄧氏。相傳,古代煮飯有的用荷葉從河中取水,洗衣直接去河塘。一次,魯班之妻和魯班說:“人們都說你是能工巧匠,你就不能替我們女人造個盛水之物嗎?”魯班面有難色,看著妻子陷入沉思。鄧氏習慣性地拎起圍裙擦手。圍裙拎起後的摺皺使魯班眼前一亮:“有了!”魯班仿照圍裙摺皺形成的兜,鋸幾塊木板箍成了圓桶。於是,逐漸形成了木匠圓作行業,出現了專職箍匠。箍匠把鄧氏奉為圓作祖師,每年適時點燭燒香擺祭品,祭祀鄧氏,以祈神靈保佑。
圓形木製器皿,歷史悠久,南方較多,如洗衣盆、澡盆、腳盆、糞桶、糞勺、便桶等,現在還有的在沿用。在北方平原地區使用水筲已成為歷史。水筲多系圓柱型(如圖),也有的口比底略大,與南方木製的鼓腹桶比,製作工藝有明顯區別。
工具
刨床
刨床也稱坐刨,為一頭安兩條腿的長板凳,一般長2.5尺、寬4寸、厚1.5寸左右,在中間偏無腿一方開孔,安裝刨刀、蓋刃,刨刀與刨床成45°~50°角。工作時,刨面向上,無腿的一端臨時架起,木匠坐於有腿的一方。刨削時,雙手捏板往前推進,刨花從刨床下翻出。
內圓刨
又稱里身刨,是用來刨削圓型桶器裡面的專用刨。內圓刨一般有兩種,即直板內圓刨和彎板內圓刨。攢筲用直板內圓刨。直板內圓刨,刨床長3.5~4.5寸,寬1.5寸~1.8寸,把手、刨刀及蓋刃都比較短。刨床底面、刨刀均向外有一定的弧度,其弧度的大小視桶徑而定。刨刀與刨床夾角為38°。
外圓刨
長、寬與內圓刨同。刨床底面、刨刀均向內有一定的弧度,弧度大小與內圓刨同。外圓刨用於刨削桶器外圓。
另備鋸(細齒鋸、踅鋸)、鑿、錘、斧、鉗、拐尺、圓規等。
備料
鋸割板材
攢筲需用耐水木材,筲幫以柏木為上,筲底一般用國槐。先把圓木鋸成厚6分的板材。
製作配件
水筲的配件有鐵制筲箍、筲耳和提梁。筲箍一般寬5分、厚1分,直徑據需要而定。筲箍分內外兩種,外箍束木板,內徑與水筲外徑同;內箍撐木板,托筲底,外徑與水筲內徑同。筲耳上端做成圓環形,用以掛筲梁,環形以下逐漸薄而窄,不計環形部分,筲耳總長比筲幫高6分即可。筲梁兩端略圓略細,勾入筲耳活動自如。一隻水筲需一個梁、兩個耳、兩隻內箍、三隻外箍。
下料
筲幫根據筲徑確定板塊寬度和數量。水筲實際是由多邊形,一般是由正多邊形刨削而成。過去的老手藝人一般不懂等分圓,也沒有量角的工具,但他們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輩輩相傳。水筲一般由12塊或16塊橫斷面為等腰梯形的木板合圍而成。木板劃線用定角尺。以12塊為例,定角尺的製作方法是:用拐尺畫出一個等邊三角形,二等分任意一邊,連線等分點和對角頂點,按所得半角的角度(30°),用兩根木條一端膠合固定作為定角尺角的頂點,一邊長度大於水筲半徑,兩邊均畫出刻度。把定角尺放到木板端面上,兩邊刻度均選水筲半徑(毛坯外徑),沿定角尺內邊劃線,依次劃完,留線鋸割即可(留線部分補刨削損失)。如果用16塊板組成,定角尺的做法是:用拐尺畫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等分直角,再用運尺(自製圓規)等分直角的半角。按等分所得角的角度(直角的四分之一,22.5°)用上述方法做即可。
筲底是根據水筲的內徑用木板鋸割成圓形。先按內徑尺寸選取板材,側面刨平,用竹釘無膠拼接。底板拼接好後,刨平淨面,用運尺按水筲內徑畫圓,用踅鋸沿線鋸割。
加工
手持幫板在坐刨上刨削側面,平直為度。以12塊板的水筲為例,先用木板做兩個邊長等於幫板端面上底(短邊)的正12邊形,兩個正12邊形中間以方木連線,可裝可拆,不固定,三者總高為水筲高度,以此為依託為水筲幫端面畫圓。把幫板圍攏在上述框架上,用繩索束緊,刨平上下端面。作兩條正12邊形的對角線,以對角線交點為圓心,以圓心到內角頂點的距離為半徑用運尺畫圓,此為水筲內圓;再以圓心到外邊中點的距離(梯形下底中點)為半徑畫圓,此為水筲外圓。
鬆開繩索,以兩端面弧線為準,用內圓刨刨削梯形上底(幫板裡面),用外圓刨刨削梯形下底(幫板外面),逐塊刨削光滑。如遇木節,先用鑿子鑿平再刨削。在其中的兩塊幫板外面,按筲耳的寬度、厚度,用鑿子剔出凹槽。
組裝
平放一外箍,內置一內箍,把弧形幫板逐一插11根於二箍之間,兩塊剔凹槽的幫板相對而置。由外面套入中間的外箍,再從上面放入筲底,至底箍為止。筲底當輕鬆地放入,不能硬擠。在上沿置入內箍後套入上邊的外箍。將最後一塊幫板從內外箍之間插入,可墊木板用錘輕輕向下敲擊。據說,好手藝人可用手掌拍到底,嚴絲合縫。若硬(大)一點,則用坐刨略削側面。冬季攢筲,點燃鋸末將筲箍燒熱,然後裝板,筲箍冷卻後更嚴密結實。幫板組裝好以後,將兩隻筲耳插入幫板凹槽中,筲耳末梢長出筲幫部分,用鉗子彎向里側。下一步是“蹾筲”,即用鋸末把筲底與筲幫之間的小縫隙塞嚴。方法是:把鋸末(一般用柳木鋸末)撒入水筲中,用有鈍刃的窄(3分左右)鐵板沿幫、底之間的縫隙往下蹾,再撒再蹾,直至蹾嚴為止。最後安上水筲梁即告完工。上面的內箍有的去掉,有的永遠保留。
水筲筲底常留一點水,以免風乾漏水。水筲在冀東地區大多使用到20世紀60年代末,隨著“洋桶”的出現,水筲逐漸被淘汰。鐵桶壁薄而輕,備受人們青睞。使慣水筲的人,開始使用鐵桶從井中擺水,常把桶掉入井中。水筲不盛水,很快就風乾散架。水筲散了,卻給孩子們帶來無限樂趣。他們用粗鉛絲彎成半圓帶長柄的專用工具推鐵環,推直線,轉圓圈,二人對壘,多人比賽。有此童年趣事之人,至今回憶起來,似回到了孩提時代。
圓木作器具,冀東地區除沿海仍有橢圓木桶外,水筲已在人們生活領域絕跡,攢筲手藝人多已作古,攢筲手藝基本失傳。冀東平原曾長期存在的水筲,將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半個世紀過去了,水筲變成水桶,大口井變成壓水井,人力汲水變成潛水泵抽水,變化驚人。如今,自來水已進農家,正在推廣,新農村新面貌已初步展現在人們面前。